第一百九十二章 从来没有过这么舒心的年
慎思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二章 从来没有过这么舒心的年,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慎思量,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这个年头,婚姻基本上都是父母做主,自由恋爱也只是个宣传口号。</p>
苗师傅既然中意天会,看天会的意思,也挺满意师傅的闺女。</p>
这事也就八九不离十了。</p>
可女方是外地的,就算户口能过来,工作怎么办?</p>
要知道在城市生活,只靠一个人的工资,日子肯定过得紧巴巴。</p>
“我师傅说,要是没意见,就去找找工会主席,把她的工作调过来。”</p>
听天会介绍,苗师傅的闺女是鞍钢文工团的,还是个文艺工作者。</p>
“等过完年,我也去找找孙副主任。”</p>
关系到堂弟的幸福,李天明这个做大哥的肯定要格外上心。</p>
“天生,你呢?你比天会还大一岁呢,三叔、三婶儿没提给你说亲的事?”</p>
天生刚要说话,架不住身边有叛徒。</p>
“我妈说,我老姨给提了一个大庭村的,等过了破五就相看。”</p>
天洪说完,赶紧溜了。</p>
大庭村的?</p>
看起来天生还要继续前世的姻缘。</p>
他上辈子娶的媳妇可是个出了名贤惠的,不但,伺候公婆,底下的小叔子,小姑子,也都照料得妥妥当当。</p>
好啊!</p>
弟妹们一个个的都有了好的归宿,重生这一遭也不算白来。</p>
李天明家里热热闹闹的,老宅那边却是另外一副光景。</p>
李学成和乔凤云从一睁眼就开始吵吵。</p>
乔凤云一会儿嫌弃这个,一会儿嫌弃那个,对着李学成数落了没完。</p>
上次的事过去之后,这女人倒是真有手段,又把李学成给拿捏住了。</p>
李学成听得心烦,饭都没吃好,喝了两杯酒便躺下了。</p>
乔凤云的唠叨,只当是放屁。</p>
“就算是分家了,可你咋说也是他老子,大过年的,一分钱没给也就算了,连点儿东西都没见着,你这老子真是当倒了行市。”</p>
“跟了你,我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大过年的,看看家里啥都没有,这日子还怎么过。”</p>
家里也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该置办的年货,哪样都不缺。</p>
让乔凤云不满的是,村里的分红,还有卖鱼的钱,如今都被李学成把着,她要了两回,李学成根本不搭理。</p>
“我和你说话呢,你到底听见没有,就没见过你这样骑锅夹灶的爷们儿,人家谁不是男主外,女主内,你倒好,钱都串在肋条骨上了,传出去也不怕人家笑话。”</p>
李学成一动不动的,盼着能来个串门的,把乔凤云的嘴给堵上。</p>
可他如今在村子里的名声啥样,心里一清二楚,人们还愿意搭理他,也是看李天明的面子。</p>
唉……</p>
咋就混成这样了?</p>
同样体会不到春节喜庆的,还有杜立德一家。</p>
女婿跑没影儿了,闺女带着外孙女回了娘家。</p>
这下杜立德是真的成了全村的笑柄。</p>
“送去了?”</p>
杜立德抬眼看着宋银枝。</p>
“送去了,鹃儿她爸,年夜饭还是让鹃儿来正房吃吧!”</p>
李家台子这边的规矩是,出嫁的闺女,大年三十不能登娘家的门。</p>
否则对娘家兄弟又碍。</p>
杜鹃本来要回兴家店过年,可杜立德终究不忍心。</p>
就让杜鹃搬去了厢房。</p>
“规矩都忘了?”</p>
“啥规矩不规矩的,咱家又没小子。”</p>
呃……</p>
死老婆子嘴上没个把门的,说这话,不是拿小刀子剜他的心嘛!</p>
杜立德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儿子。</p>
所以才费尽心思的给杜鹃挑女婿。</p>
好不容易看中了李天明,偏偏大闺女瞧不上,要死要活的非得嫁给庞秉新。</p>
现在好了,庞秉新是死是活都不知道。</p>
再看看李天明。</p>
一砖到顶的砖瓦房住着,还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p>
端起酒杯,一口闷了,身子往被垛上一靠。</p>
努力不让自己想这些烦心事。</p>
很快就睡着了。</p>
在梦里,李天明娶了杜鹃,虽然两口子一辈子磕磕绊绊,但李天明对他们老两口子是真心不错。</p>
不愁吃,不愁喝,手里永远都有活钱使唤。</p>
村里没人敢笑话他没儿子,谁让他有个好女婿呢。</p>
最终老两口子寿终正寝,后事都是李天明一手操办的。</p>
下葬的那一刻,杜立德醒了,一时间也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p>
呆愣了半晌,发出了一声叹息。</p>
如果是真的,那该多好啊!</p>
就在这时候,大喇叭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声响。</p>
“各家各户的爷们儿,带上家伙,赶紧去村东头,野猪进村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