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白人遇上明白人
慎思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白人遇上明白人,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慎思量,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么多人要是都指望着孙长宁,自家闺女嫁过去不是享福,那是去受罪了。</p>
应该帮忙的时候,肯定会帮,但也别光指望着孙长宁救济一辈子。</p>
当妈的自然要为闺女考虑周全了。</p>
孙母也是个明白人,稍加思索立刻明白了石淑玲的意思。</p>
打定了主意,回去以后就断了孙长宁兄嫂的念想。</p>
至于他们两口子,只要还能干得动,坚决不麻烦孙长宁和李莲。</p>
该说的都说清楚了。</p>
接下来就是婚期,再有一个月就到了农忙的时候,等地里的庄稼收上来,差不多也到十二月份了。</p>
李学农翻着黄历挑了一个好日子。</p>
前一天在李家台子过礼,迎亲那天在棉纺厂办席,等春节后两人再回宁波老家办一场。</p>
双方都是明白人,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烦。</p>
现在很多人家结亲,办事情之前总少不了较量一番。</p>
谁也不想被对方给比下去,同时又不想吃了亏。</p>
总要来回拉扯一阵,再通过媒人找到平衡点,最后勉勉强强达成一致。</p>
期间难免发生矛盾,这亲事结得自然也就别想痛快了。</p>
石淑玲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讲究,孙母也是个明白人,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p>
至于李学工和孙父,儿女的亲事,他们插不上嘴,预备好钱就行了。</p>
“这就定下了?”</p>
回到家,宋晓雨想到大莲要出嫁,心里也挺不是滋味儿的。</p>
她自从嫁过来,和李天明的弟妹关系处得非常好。</p>
特别是大莲,两人年龄相仿,大莲又是个安静的性子,很对宋晓雨的脾气。</p>
“可不就定下来了,大莲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p>
这时候国家还没提倡晚婚晚育,结婚年龄男的20,女的18。</p>
等到了1980年,又变成了男的22,女的20。</p>
至于有些人说的男的25,女的23,只是提倡,并未立法确定。</p>
想到这个,李天明突然记起来,他和宋晓雨也都够领结婚证的岁数了。</p>
“明天咱们去镇上。”</p>
“去镇上干啥?”</p>
宋晓雨正哄着孩子,这小子挺好带的,平时不哭不闹,只有饿的时候才哼哼两声。</p>
“领结婚证啊!领了证咱们才算是合法夫妻。”</p>
听李天明这么说,宋晓雨嘴角微翘,压都压不住。</p>
自从李天明过完20岁生日,她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p>
可李天明一直不提,她又不好意思主动说,闷在心里,睡觉都不踏实。</p>
好在李天明终于记起这件事了。</p>
“顺便带儿子照相,明天正好孩子过百岁!”</p>
之前振华满月的时候,李天明每天忙着盯电风扇厂的生产,根本顾不上带孩子去镇上。</p>
只在家里摆了满月酒。</p>
值得一提的是,李学成这个当爷爷的,连个面都没露。</p>
同样没来的,还有宋晓雨的母亲。</p>
孩子的长命锁,还是石淑玲和方艳梅,一人拿了一只耳环,请大柳镇的金匠给打的。</p>
“我去告诉小雪他们。”</p>
宋晓雨说着就要下炕,被李天明给拦下了。</p>
“就咱们三口子,不带他们。”</p>
门帘被挑开,小五伸进来个脑袋,满脸的委屈。</p>
“哥,为啥不带我?”</p>
在门口听了半晌,总算舍得进来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