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大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曹操来访,乱世道藏,Mr大A,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0年,四月三十日,卯时
洛阳东郊·曹军大营
晨曦微熹,淡金色的光芒透过稀薄的云层洒落,给战后的营地笼罩上一层静谧而肃杀的氛围。
昨日关东联军已然分崩离析,各路诸侯各归本土,养精蓄锐。曹军大营内,士卒整肃军械,战马嘶鸣声偶尔划破清晨的寂静。
曹操身披玄色长袍,负手立于营帐之外,深深凝望着东方的晨曦,眉宇间透着一抹难以言喻的深沉。
他昨夜未曾安眠,心思沉浮,洛阳一战固然失败,但他眼中,这场仗不过是大势未成。董卓虽逃,天下局势却已然生变——一个时代的终结,亦是另一个时代的序幕。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掀袍而入。
中军大帐内,众将已然齐聚。
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程昱等人皆在席,曹操迈步入座,目光冷静而深邃。众人见状,皆默然拱手,等待主公开口。
“洛阳已破,董卓逃遁,各路诸侯皆退。”曹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似是蕴含千斤之力。“你等以为,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程昱微微一笑,拱手道:“主公,此战虽未取胜,但董卓已不得久居洛阳,此乃兵家常势。联军虽散,然董卓亦不敢轻举妄动,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夏侯惇冷哼一声,目光凌厉:“诸侯不过一盘散沙,终究难成大器。既已散去,我军自当返回兖州,休整军力,待来日再战。”
曹操微微颔首,目光掠过众人,忽然眉头一皱,似有所察,缓缓道:“典韦何在?”
营帐内一阵短暂的沉默,众人面面相觑。
曹操目光微沉,随即看向李典、乐进二人,沉声问道:“昨日你等追击吕布,可曾见过典韦?”
李典微微抱拳,沉吟道:“回主公,昨日阎王殿杀手突袭,我等受其阻拦,未能继续追击吕布。待摆脱阎王殿的伏击后,已见典韦部队撤离城南,沿着回军营的方向而去,故未曾前往查探。”
曹操闻言,眸光微微一闪,语气不变:“可知他去往何处?”
李典、乐进皆微微摇头道:“属下不知。”
曹操闻言,目光微微一凝,沉默片刻,随即淡淡道:“召典韦部将前来问话。”
不多时,一名亲兵快步入帐,抱拳禀报:“启禀主公,典将军昨日似是在城南留宿。属下等人本欲随行,但将军言道有故人相邀,吩咐大军先行返回。”
曹操闻言,眼神微微一凝,目中精光一闪而过,食指缓缓敲击案几,似在思索着什么。
何人能让典韦私留洛阳?
这一刻,他的心中泛起了一丝兴趣,眼底寒光微微流转,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笑意。
他了解典韦,此人虽粗犷豪放,实则忠勇耿直,素来不轻易离营。可昨夜一战之后,竟能让典韦甘愿停驻洛阳城南,这其中,必有蹊跷!
曹操缓缓敛袖,沉吟片刻,抬眼道:“取甲,备马。”
夏侯惇闻言,眉头一挑:“主公,你要……”
曹操目光如电,嘴角微微一勾,淡然道:“去城南走一趟。”
程昱目光一闪,低声道:“主公,此时前往洛阳,是否有所不妥?”
曹操淡淡一笑,声音低沉却充满自信:“世人皆知联军已散,董卓已去,此刻正是洛阳最乱之时。正因如此,才是最适合行走的时机。”
众人闻言,纷纷拱手不再多言。
曹操披上战甲,带了数名亲兵,翻身上马,直奔洛阳城南而去。
洛阳·城南
城南残垣断壁间,昨夜战火未熄,焦土之上仍有余烬未灭,空气中残存着浓烈的血腥味。零星的流民在废墟中翻找残余之物,偶尔抬头看向远处,神色麻木而绝望。
曹操策马缓行,目光冷峻,耳边是马蹄踏过焦土的轻响。他侧目望去,只见破败的街巷中,数名乞儿缩在瓦砾堆旁,双目空洞,面有饥色。
他眸色微沉,片刻后策马继续前行。
曹操一行人缓缓踏入城南地界,马蹄踏过焦土,扬起阵阵尘埃。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昨日战火未散的余韵,断壁残垣间,偶有流民低头匆匆而行,唯恐被卷入新的风暴。
城南官道旁,一队人影已然立于道旁。
为首者,黑衣猎猎,负手而立,俊朗的面容在晨曦中透着一抹淡然的笑意,正是嬴无尘。而其侧,一身劲甲的典韦站立如山,目光炯炯,隐隐透着几分复杂的情绪。
见曹操驰至,嬴无尘微微拱手,语气平和:“孟德公远道而来,竟未能相迎,失礼之至。”
曹操勒马驻足,眸光微动,淡然一笑:“言重了,临时造访,倒是打扰贵处清静。”
典韦上前一步,拱手告罪,声音低沉:“主公,末将偶遇故人,未及禀报,实在有失军纪,愿领责罚。”
曹操眯起眼,目光缓缓扫过嬴无尘,笑意不减:“故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