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2章 沪市行,花开春来晚,吹尽狂沙,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后,他们来到了豫园。豫园里古色古香的建筑、曲径通幽的小路、精致的园林景观让他们仿佛穿越回了过去。
当夜幕更深,他们才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慨,结束了这次难忘的夜游。这次夜游,不仅让他们领略了沪市的美丽和繁华,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工作也有了方向。
次日清晨,朱枝醒得最早。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走访机械厂,为水泥厂购置设备,这可是关乎大队未来发展的大事,朱枝兴奋得一宿没睡踏实。
朱枝洗漱完毕,发现其他两间房依旧静悄悄,没有丝毫动静。他按捺不住,急匆匆地跑到刘正茂房间门口,用力敲门喊道:“小刘,刘知青,起床了。”
刘正茂被这阵敲门声从睡梦中唤醒,睡眼惺忪地打开门,嘟囔着说:“朱支书,才六点,我们要八点才出门,你也忒早了点吧?”
朱枝自己也意识到有些着急了,略带歉意地说道:“好吧,我怕你睡过头了。”
时间慢慢推移,七点多的时候,刘正茂带着大家到六必居吃了美味的牛肉包子。之后,肖长民和牛炼钢便开车启程回家。
其他人在刘正茂的引领下,坐上电车前往联群机械厂。一路上,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朱枝望着窗外,心中满是对购置设备的期待。
到了联群机械厂,老熟人宋副科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小刘,我们厂只生产饮食机械,你们要买的设备,应该去矿山机械厂。”宋副科长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朱枝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无奈之下,他们从联群厂离开,一群人又搭乘公交车往沪市郊区赶去。
当他们到达矿山机械厂时,已经是中午 11 点多。太阳高悬,炽热的阳光烤着大地,让人感到有些焦躁。销售科的工作人员看着他们,用生硬的口吻问道:“请问你们有什么事?”
朱枝迫不及待地抢先说道:“同志,我们想买水泥厂用的设备。”
销售员面无表情地递给朱枝一张纸,冷漠地说:“我们厂生产的设备就这些,你看看想买什么,然后去工业局申请购买指标,我们厂按指标给你们做。”
朱枝接过纸,凑近仔细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只见纸上写着:破碎机,每台
元;粉碎机,每台
元。光是这两台机器就要
多块,而水泥厂只有
现金。
工作人员很不客气地催促道:“选好没?早点决定,从工业局拿到指标,我们就早点给你们生产,现在我们快下班了。”
大家都察觉到了朱枝表情的异样,宋红卫凑近一看,明白了是价格太贵让朱枝犯了难。他马上对销售员说道:“同志,这个价目表我们可以带回去吗?”
“可以,你们选好了再来找我吧。”销售员挥挥手,一脸不耐烦地让他们赶紧离开,别耽误自己下班。
一行人垂头丧气地回到招待所,宋红卫对朱枝说:“朱支书,你们的本钱不够,不可能买齐新设备,我建议你还是听刘知青的,买二手设备把厂子先办起来,以后赚钱了,再换新设备。你看樟木大队就是这样搞起来了。”
朱枝眉头紧锁,无奈地说道:“可是,前两天看的旧设备太烂啊。”此时的他,已经认清了现实,不再盲目追求面子。
“那是很久没使用,上面落一层灰。钢厂甘处长答应我,按废铁价格卖给水泥厂,另外还同意找人帮忙修好机械,保证你拉回去就可以使用。”刘正茂赶忙解释道。
朱枝看着新设备的价格,又想到销售员说的话,就算有钱,还要找沪市工业局批指标,厂里才给生产。这些条件,公社或者县里肯定帮不上忙。他终于不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说道:“刘知青,麻烦你再联系江南钢厂,我和周总工,尽快买票回去,洽谈旧设备的事。”
“别急啊,既然来了沪市,就在这玩两天再走,何况最早回江南的火车也在明天中午。”刘正茂笑着劝说道。他心里清楚,朱枝的事业心极强,办事雷厉风行。
“水泥厂关系到大队上千人的生计,我心里急,早点回去敲定设备,争取早日开工。”朱枝不经意的话语,却无形中体现出他一心为公的高尚情怀。
“好吧,等下陈顺会过来,我让他晚上帮你们去买票。”刘正茂说道。
宋红卫接着说:“送你们上火车后,明天下午,我们也要去金华了。”
刘正茂回应道:“那我们明天可以坐同一趟火车走,我们在金华下车就是。”
下午五点左右,陈顺和宁思浔再次到来。同时,还请人力车拉来了很多烟酒。
包括刘正茂在内,每人都有一对西凤酒、一条中华烟、一条红双喜烟,五斤大兔子奶糖,还有两种沪市糕点。
一进屋,宁思浔红着脸说道:“我上次去江南玩,承蒙领导关照,这些东西是她送给各位领导的一点意思,不成敬意,请各位领导别嫌弃。”
看到这一堆礼物,大家都惊讶不已。先不说价值多少,单是这些东西的票证就不好搞。尤其是中华烟和红双囍烟,在江南省那边,大领导们都不是经常能抽得到。
罗迈赶忙说道:“宁同志,这太贵重,你能帮我们买来,就要感谢你,我们按价格给你钱。”
毕竟人家已经把东西买来了,总不能说自己不想要。
对于宁思浔刚才这番话,刘正茂很满意,心想应该是陈顺提前安排她讲的。
“宋局,罗主任,老陈和宁思浔跟县里和粮山公社没有业务往来,这点东西纯属个人间人情往来,你们放心收下。”
“小刘,这样不好吧?”宋红卫看着刘正茂,笑着问道。
陈顺连忙说道:“宋局,你们难得来沪市,我和刘正茂又是最好的朋友,一点小意思,请领导们收下。”
罗迈想了想,这两个沪市人与高岭县和粮山公社确实没有业务往来,于是说道:“那我们就谢谢宁姑娘了,等你和刘知青结婚时,我们再回礼。”
这话一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屋内的气氛顿时轻松欢快起来。
怕宁思浔尴尬,刘正茂赶紧转移话题:“老陈,有一个事要麻烦你,我们要买两张明天回江南省城的火车票,三张到金华的票。”
“难得来,多玩几天啊!”陈顺挽留道。
“大家都有事,不能逗留。”刘正茂说道。
陈顺拿着罗迈给的介绍信,带上宁思浔马上去火车站买票。他在火车站没有熟人,只能老实排队买票,所幸运气不错,虽然没买到卧铺票,但五个人都有座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