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赵肋的感想
老夫年十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33章 赵肋的感想,我的1949从长白山开始,老夫年十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人民服务这个说的有些年头,赵肋没觉得有啥。
可这人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太对味了。
还有人在哪里都一样,只不过是换个地方发光发热,原本赵肋心中的那点不舒适直接消失不见。
有的人会说不会做,有的人会做却是个哑巴,不懂得讲解总结,对下属战士进行安抚,而谢一城两者都擅长。
谢一城是个人才,大队也仅仅是他的一处临时落脚点,今后还能继续往上走。
谢一城跟赵肋这么一聊,也知道了他的最终调去地。
原本上面是打算给调回省城,这跟原先赵肋说过的不太一样,可能是上面更需要赵肋这样在基层锻炼过的同志到省城。
赵肋后续直接写信到省城,述说他个人如今情况,还是欠缺一些基层工作经验。
省城的人才众多,他去到省城的助力并不算大,并非不可或缺。
反而是后续去基层对他来说更合适,不论是对个人工作经验积累,还是说对未来的进步。
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说话办事很多时候会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这也是从建国开始到21世纪,红国一直都在推进的一项工作,那就是基层工作、边疆工作,只不过不同时期侧重的方向也不一样。
想进北海,两项都要有。
这点上谢一城也是支持赵肋,能这么想的人,今后差不了。
后续谢一城跟赵肋还谈论到转地方会去哪里,后续如果有条件,他也能下山去地方上探望一番,跟赵肋吃上一顿饭闲聊两句。
怎么都要有个具体地点,方便今后来往。
结果赵肋自己都不知道后续会到哪里,听的谢一城都无奈:“调任地方,连个具体地址都没有?上面就把事给捂得这么严实?”
“这时候咋还觉悟下去了?”赵肋轻摇头,“你这刚刚说的咱们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怎么这时候就想的不一样了?”
“这不是想着早点知道,心里有个底。”
谢一城想起来之前谢家康说过的话,将其再说一遍:“大队长那……”
“你在我这就别藏着掖着了,大队长大队长的叫,直接喊哥就行,我又不是不知道情况。”
瞧着赵肋一脸嫌弃模样,谢一城轻笑:“这不是在大队嘛,可不是要注意点。”
“你注意点在外面注意,当我面注意啥?”赵肋没好气道,“我这还没从大队走呢,先跟我生分了是不是?”
“那怎么能!咱们这关系,大队里面除了我大哥,哪还有能比得上的。”
“说话还算实诚,你要是说咱俩关系最好,那我可待防着你点,今后别哪次给我推沟里去我都不知道。”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情况是要有,可具体情况还是要分不同场合。
在关系比较近的人面前,明知道情况还这么说,那只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