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听水夜半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零七章 这就不是人能做出来的事,学名张好古,东溪听水夜半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徐光启看着眼前这一切,如果不用治世之才来形容这个小弟子,那么就没法形容他所做出来的这一切。
工业方面,他所创造出来的那些成果,恐怕已经接近大明税收的一半了!而这仅仅只是两个工厂群所带来的收益啊!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再看农业,眼前所展现的这一切难道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还有青园里的那个玻璃暖房,以及里面种植的那些作物。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个小弟子只是在研究这些作物而已,但看到他所做的这些,用“精通”来形容都显得有些不够了。
而在兵事方面,从他练兵的情况来看,简直无人能及。不仅如此,他还有过实战经验。自古以来,有多少将领敢带领不到一千人的军队去踏平敌营呢?不,准确地说,他是直接攻入了敌城!这种难度可比踏营要高得多了,而且他还能两进两出,更为关键的是,他的队伍竟然没有折损一人!他的打法就如同闪电一般迅速而凌厉。
就凭这种打法,即便是那些久经沙场的宿将也未必能够做到啊!然而,他不仅做到了,还成功地救出了被困的人。这其中的难度更是难上加难,简直就是超乎常人所能想象的!这绝对不是人能够干出来的事情。
做官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仿佛喝水一般简单。他能够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自己却还能悠然自得地当一个甩手掌柜。
无论将他放在何处,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情况。皮岛的差事也好,陕西的公干也罢,他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尤其是在工科这一方面,他的表现更是令人惊叹。他就像那春雨一样,悄无声息地滋润着这片领域,等到人们看到成果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已经默默地做了这么多!
不仅如此,在地方管理方面,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见解,甚至超越了大明所有的地方官员。他深知用人之道,善于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并为下级官员制定出明确而合理的框架,让他们能够在这个框架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
徐光启看着自己的小弟子,心中充满了欣慰。他仿佛看到了这颗曾经的幼苗,在他的悉心培育下,如今已经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他知道,这个小弟子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和智慧,不再需要他像过去那样为其遮风挡雨、保驾护航了。
于是,徐光启毅然决定将自己剩余的生命全部投入到历法的编撰工作中。这不仅是他的毕生心愿,也是他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为大明的历法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崇祯帝凝视着眼前的情景,也不禁陷入了沉思。张好古如此出色的能力和才华,让他深感钦佩。他能吃苦耐劳,又懂得享受生活;经过各种考验,对自己和大明都表现出了无比的忠诚;其能力更是无可挑剔,堪称一流。然而,崇祯帝心中仍有一丝顾虑,那就是张好古的年纪。毕竟,他还太年轻了,缺乏足够的阅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