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易南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28章 自是春江秋月明(一),江花玉面,江易南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承平六年的雪来得格外早。卫子歇站在魏国边境的城楼上,望着远处齐国的方向。寒风卷着雪粒拍打在脸上,生疼。他今年二十六岁,却已经执掌魏国三军一年有余。左手拇指上的青玉扳指在雪光中泛着冷芒——那是温北君临终前托人送来的,内侧刻着\"长恨\"二字。
\"将军。\"亲兵捧着大氅上前,\"夫人说雪大了,请您回府。\"
卫子歇摇摇头,目光依然望着远方。今日是承平六年腊月初八,温北君的忌日。一年前的今天,他的先生在齐国饮下毒酒,用一条命换来两国十年太平。他记得,再过四天,温北君当时就要过四十岁的生日了。
\"备马。\"他突然开口,声音比风雪更冷,\"我要去趟梅林。\"
亲兵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牵来了那匹照夜白。这是温北君生前最爱的坐骑,如今已经老了,跑不动远路,却依然记得去梅林的路。
梅林在城外十里处。当年温北君出使齐国前,曾在这里栽下三十六株绿萼梅。如今梅花开得正好,白雪映着淡粉的花瓣,美得惊心动魄。林中最粗的那株梅树下,立着块无字碑。碑前摆着酒壶和一对玉杯——已经有人来过了。
卫子歇下马,从怀中取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刘璇今早亲手做的红豆糕,还冒着热气。他小心地摆在碑前,又斟了两杯酒。
\"先生。\"他举杯轻触碑面,\"学生来看您了。\"
酒是\"雪里香\",入喉却比记忆中的更苦。卫子歇想起一年前的那个雪夜,齐国使者送来温北君遗物时的场景。那个总是笑吟吟的先生,最后留给他的只有一枚扳指和封简短的信:
\"子歇:
魏国就托付给你了。
记得按时用沉水香熏衣,莫要贪凉。
温北君\"
信纸上的血迹已经干涸,却依然刺目。卫子歇当时跪在雪地里,哭得像个孩子。那年他二十五岁,刚刚接任魏国兵马副总督,娶了汉国的小公主刘璇为妻。所有人都说他是年轻一代的翘楚,只有他知道,自己永远都是那个跟在温北君身后学刀的少年。
\"先生,边关太平了。\"卫子歇又斟了杯酒,\"齐国今年送来了三千车粮种,说是抵去年的岁贡。\"他顿了顿,\"左梁那小子...今年战死了。听说死前还念叨着您的名字。\"
雪越下越大,梅枝不堪重负,发出\"咯吱\"的声响。卫子歇想起第一次见温北君的场景。
那是在大梁学宫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去听这个年轻的将军的课,只有他去选择了他的课。
这一学就是十年。十年间,他看着温北君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变成眉间总带着忧色的兵马总督。看着他从虞王变成阶下囚,又从囚徒变成使臣。最后,变成眼前这座无字碑。
\"老师,璇儿有孕了。\"卫子歇突然说,声音有些哽咽,\"她说...若是男孩,就叫念北。\"他摩挲着扳指,\"您说过,名字要起得简单些,孩子才好养活。\"
远处传来马蹄声。卫子歇没有回头,他知道是谁——刘璇总是能找到他,就像当年在战乱中找到奄奄一息的他一样。
\"夫君。\"刘璇的声音比雪还轻。她撑着油纸伞走来,大红的斗篷在雪地里格外醒目。这位曾经的汉国小公主,如今已是魏国最年轻的元帅夫人。\"该回去了,雪大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