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寻仇的来了
二七塔下胶底布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3章 寻仇的来了,重生1931,我有一座军事仓库,二七塔下胶底布鞋,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河和小伍子突然动了。
铁尺出鞘的嗡鸣与江河旋身踢出的疾风同时炸开。满脸疙瘩的跛腿兵还没有收回的刺刀被铁尺绞住腕骨,小伍子顺势拧腕的力道让那把汉阳造步枪在空中划出半弧,枪托结结实实砸中右侧瘦猴兵的太阳穴。与此同时,江河的手枪枪管已精准戳中满脸疙瘩的跛腿兵喉结,软骨碎裂的闷响混着血沫喷在尘土中。
剩余三人刚摸到枪栓,江河的德国镜面匣子已经开了火。小伍子则像猎豹扑击麋鹿般撞进两人中间,铁尺的月牙刃卡住其中一人的扳机槽,左肘后顶正中另一人肋下的章门穴。
当最后一个兵匪瘫软在驴车轱辘旁时,小伍子正在他们身上擦拭铁尺上的血渍。江河弯腰拾起那柄刺刀,刀尖挑开领头兵匪的衣襟,露出内衬里\"陕警三旅\"番号标识,
小伍子胡乱捡了几个人的枪扔进后车厢,吆喝着“李二代”、安梅花和吓傻了的车把式:“没魂了?还不赶快上车走!枪都响了,等着人家来援兵呢?”
注:铁尺是中国传统冷兵器中的一种奇门兵械,虽名为“尺”却与量具无关,其形制与实战功能极具特色:形如三叉,主体为圆柱或六棱柱形铁棒(长约40-60厘米),两侧带有短小旁枝(约10厘米),整体形似笔架,故又名“笔架叉”,上粗下细的设计便于握持,棱角分明的柱体在劈砸时能造成钝器伤害。无锋有棱,区别于刀剑,铁尺不开锋刃,主要依靠棱角打击要害(如关节、穴位),旁枝可卡锁敌方兵器——日本十手(铁尺变种)就专门用于克制武士刀。
这种兵器隐蔽性强,可藏于袖中或腰间,清代衙役常将其插在后腰,突发时反手抽出即可制敌,陕西民团更用铁尺对抗马家军骑兵的弯刀。
安梅花再也不敢在江河他们面前逼逼赖赖了。
转天,骡车刚碾过界碑上的\"五丈原\"三个字,前边的道儿却被堵死了。
骡车轱辘在\"五丈原\"界碑上碰出火星时,从古道两侧的灌丛中突然立起来几十号人,他们手里的家伙什在薄雾中闪着冷光:晋造冲锋枪、汉阳造、中正式……齐齐把枪口怼过来!
\"周哥,后路也被封了!\"小伍子一边抄起抄冲锋枪,一边冲江河招呼。扭回头看时,后边官道上乌压压冒出三十几个包头巾的刀客。紧接着,两边山坡上忽喇喇竖起杏黄旗,锣声里夹杂着铁哨尖啸。
一个女人裹着猩红大氅,领口缀着十二颗陕军将官的铜纽扣,右耳垂坠着半枚翡翠虎符,身后跟着一众铁塔似的汉子,
江河示意小伍子不要乱动。
“李二代”掀开车帘,鎏金怀表的链子直晃悠:\"这位女当家,小爷车上可是有大官…….\"
\"砰!\"
雪里红抬手便是一枪,“李二代”的礼帽应声飞起,露出底下抹了桂花油的西洋分头。
\"小相公莫急。\"她吹散枪口青烟,\"等姐姐把你削成人棍,自会收拾你说的那个大官。\"
“敢问那个大官,在火车上伤了我那么老些人,这个账咱们是不是该算算了?\"她手里转着大肚匣子,冲江河这边招呼。
妈的,这可应了那句“人在江湖漂,早晚得挨刀”,火车上救下了“李二代”,这就碰上寻仇的了。
“老老实实把枪都扔出来,什么都别做,什么心眼子都别使,这事还能有缓儿,但凡你们敢使一点心眼子,可别怪我雪里红心恨手黑!”
哗啦啦的响声中,江河和小伍子把收缴的长短枪和自己身上带的长短枪全都扔了下去,两个人举着手下了车。
“这还差不多.。”自称雪里红的女人好像很得意,“走吧,跟姐姐找个地方盘盘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