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继承人问题-内宫波澜
天海云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0章 继承人问题-内宫波澜,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天海云间,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日夜晚,明月高悬,洒下清冷的光辉,将宫殿映照得如同白昼。武则天独自坐在寝宫之中,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份奏折,却并未在看,眼神有些游离,显然心思并不在奏折上。宠臣轻手轻脚地走进寝宫,手中捧着一碗精心熬制的安神汤,汤面上还升腾着袅袅热气,散发着淡淡的药香。她走到武则天身边,轻声说道:“陛下,夜深了,喝口安神汤吧,也好早些安歇。这些日子,陛下为了国事操劳,身子骨都大不如前了,可要多多保重啊。这安神汤是臣妾特意吩咐御膳房熬制的,里面加了珍贵的药材,对陛下的身子好。”
武则天微微抬起头,看着宠臣,眼中透露出一丝疲惫。她接过安神汤,却并未立刻喝下,而是放在一旁的桌上。宠臣见状,趁机说道:“陛下,臣妾知道您为了继承人之事心烦意乱。其实,陛下不妨换个角度想想。武氏家族如今在朝中根基深厚,许多大臣都对武氏家族颇为信服。若立武氏家族的人为继承人,陛下也不用担心朝堂会出现动荡。而且,武氏家族必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让陛下在晚年能够安享尊荣,不再为朝政之事忧心。陛下为了武周,已经付出了太多太多,也该享享清福了。”
武则天微微皱眉,说道:“你为何如此执着于武氏家族继承大统?你是不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朕可不希望身边的人怀有二心。”
宠臣心中一惊,赶忙再次跪地,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臣妾对您一片赤诚之心,日月可鉴啊!绝无受任何人指使。臣妾只是真心觉得,武氏家族更适合继承皇位,能够让陛下的心血得以延续。陛下若是不信,臣妾愿以死明志!臣妾自幼便承蒙陛下的恩泽,得以在这宫中侍奉陛下,对陛下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臣妾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陛下排忧解难。看到陛下为了继承人之事如此烦恼,臣妾心疼不已,所以才斗胆多次向陛下进言。若有冒犯之处,还请陛下重重责罚,臣妾绝无半句怨言。”
武则天看着宠臣,沉默了许久。她深知,宠臣平日里对自己确实忠心耿耿,或许真的只是出于对自己和武周王朝的关心。她轻轻叹了口气,说道:“起来吧,朕相信你并无恶意。只是这继承人之事,太过复杂,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朕不仅要考虑武氏家族和李唐宗室,还要顾及朝中大臣们的态度,以及天下百姓的民心所向。朕不能仅仅因为武氏家族的忠诚和能力,就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因素。朕需要做出一个能够让武周长治久安的决定,这并非易事。”
宠臣缓缓起身,说道:“陛下圣明,只是臣妾实在不忍心看到陛下如此为难。若有什么臣妾能为陛下分忧的地方,还请陛下尽管吩咐。臣妾愿意为陛下做任何事情,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武则天微微点头,说道:“你能有这份心意就好。只是,有些事情,急不得。你先退下吧,朕想一个人静一静。”
宠臣无奈,只得退下。然而,她知道,自己的劝说虽然暂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只要武则天一天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就还有机会。她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再次向武则天进言,为武氏家族争取这至关重要的皇位继承权。而武则天,在宠臣离开后,依旧坐在那里,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的纠结愈发深刻。武氏家族与李唐宗室,这两个选项在她心中不断拉扯,让她难以抉择。她深知,自己的这个决定,将决定武周王朝未来的走向,是继续辉煌,还是陷入动荡,一切都取决于她的一念之间。在这寂静的夜晚,武则天的内心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久久无法平静。她深知,自己肩负着武周王朝的命运,必须做出一个最为明智的选择,可这选择,谈何容易。
这时,武则天又想起了狄仁杰那日的谏言:“陛下,李唐传承数百年,根基深厚,民心所向。且太子李显乃陛下亲子,若立李显为嗣,顺应民心,可保武周江山稳固。父子与姑侄,亲疏有别。陛下千秋之后,若立子为嗣,可配享太庙,永受后世香火。自古未见有姑母能入侄子太庙之事。还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长远计。”狄仁杰的话,言辞恳切,掷地有声,此刻在她耳边回响。
而武三思那日进宫所说的话也同时浮现:“姑姑,侄儿自幼追随姑姑,深知姑姑的治国理念。侄儿若继承大统,定当延续姑姑的政策,重用武氏子弟,让武周的威名远扬四海。况且,武氏家族人才辈出,定能辅佐侄儿将武周治理得繁荣昌盛。”武三思那自信满满的神情,犹在眼前。
“到底该如何抉择?是顺应民心立李显,还是将江山交予武氏家族,延续武周的独特统治?”武则天喃喃自语,在这寂静的寝宫中,她的声音显得格外孤寂。她深知,无论选择哪一方,都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影响武周的未来。这一夜,注定是个无眠之夜,武则天在这艰难的抉择中,苦苦思索,寻求着那个能让武周王朝长治久安的答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