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轮滑组的诞生
小小西下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1章 轮滑组的诞生,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小小西下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面露难色,拱手说道:“陛下,您的想法着实精妙,可制作这样的工具,需精准计算力的传递与分配,稍有差池,便无法达到省力效果。”】
【朱由检微微点头,神色坚定:“朕明白其中艰难,但为了百姓,再难也要一试。朕与你们一同钻研,务必攻克难关。”】
【从那以后,朱由检每日早早来到工坊,与工匠们一同绘制草图、试验材料。他们尝试用不同材质制作轮子和绳索,从普通木材到精钢,从麻线到蚕丝。每一次试验,朱由检都亲自参与,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改进的地方。】
【在一次试验中,他们制作的滑轮因承受不住重物的拉力,绳索突然断裂,差点砸伤旁边的工匠。众人都有些灰心丧气,觉得成功太过渺茫。】
【朱由检却鼓舞大家:“一次失败算什么?我们从中汲取教训,改进设计,下次定能成功。”】
【终于,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改进,一款简易的滑轮组装置诞生了。滑轮组由多个精钢制成的滑轮和坚韧的蚕丝绳索构成,通过巧妙的组合,能够用较小的力拉起较重的物体。】
【为了验证效果,朱由检决定在皇宫的庭院中举行一场公开演示。演示当天,阳光明媚,庭院中聚集了众多大臣、工匠以及太监宫女。一块重达五百斤的巨石被放置在场地中央,旁边摆放着崭新的滑轮组。】
【朱由检亲自握住绳索,深吸一口气,轻轻用力,原本沉重无比的巨石竟缓缓升起,在场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工部尚书周德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脱口而出:“陛下,此乃神物啊!这小小的装置,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一旁的礼部尚书郑礼也不禁感叹:“陛下圣明,竟能研制出如此神奇的工具,这必将造福万民,流传千古啊!”】
【朱由检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满是欣慰,但他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说:“此乃诸位工匠共同努力的成果。如今装置已然成功,接下来便是推广之事,周爱卿,此事就交由你负责。”】
【周德连忙领命:“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将这滑轮组推广至全国各地。”】
【然而,滑轮组的推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消息传到地方,一些保守的官员对此嗤之以鼻。山东巡抚赵铭在给朝廷的奏章中写道:“滑轮组看似新奇,实则违背祖宗成法,恐扰乱民间劳作秩序,万不可行。”还有一些官员担心推广滑轮组会增加地方财政支出,对百姓收取额外费用,因此也持反对态度。】
【朱由检看到这些奏章后,勃然大怒。他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朱由检将奏章狠狠摔在龙案上,怒声说道:“这些官员,竟如此迂腐短视!滑轮组能大大减轻百姓劳作负担,提高生产效率,他们却只知守着祖宗成法,不顾百姓死活!”】
【内阁首辅钱文连忙劝慰道:“陛下息怒,或许可派人前往各地,向官员和百姓详细说明滑轮组的好处,并进行实地演示,消除他们的疑虑。”】
【朱由检沉思片刻,点头道:“钱爱卿所言有理。朕决定,选派工部的能工巧匠和朝廷官员组成宣讲团,前往各地进行宣传和演示。若还有官员胆敢阻拦,定要严惩不贷!”】
【于是,宣讲团奔赴各地。每到一处,他们便选择集市、建筑工地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滑轮组的演示。在济南的集市上,工匠们现场用滑轮组轻松地拉起了一辆装满货物的马车,围观的百姓们发出阵阵惊叹。】
【一位老农夫惊讶地说:“这玩意儿可太神了!要是俺们种地搬运粮食有这东西,可就轻松多了。”】
【一旁的地方官员见百姓反应热烈,也逐渐改变了态度,表示愿意配合推广。】
【随着宣讲团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滑轮组的好处。各地纷纷开始仿制滑轮组,用于建筑施工、货物搬运等各个领域。百姓们的劳作负担大大减轻,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在京城的码头,以往搬运货物需要大量人力,如今有了滑轮组,几个工人就能轻松完成过去几十人的工作。码头的管事高兴地说:“有了这滑轮组,我们的货物装卸速度快了一倍还多,成本也降低了不少,多亏了陛下啊!”】
……
洪武位面
应天皇宫中,朱元璋紧盯着天幕里滑轮组演示的画面,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站起身:“这朱由检,脑袋瓜就是好使!这么个小玩意儿,就能顶那么多人干活,咱老朱家有他,是大明百姓的福气!”
刘伯温捋着胡须,眼中满是赞许:“陛下,朱由检此举意义非凡。滑轮组的发明,不仅能减轻百姓劳作之苦,更能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为国家的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徐达挠了挠头,咧嘴大笑:“好家伙!有了这东西,俺以后打仗搬运粮草可就轻松多了。俺得赶紧派人去学学,回来在军队里推广。”
常遇春在一旁摩拳擦掌:“陛下,俺也觉得这滑轮组是个宝贝。俺手下那些士兵,要是学会制作和使用,在战场上肯定更有优势,攻城拔寨都不在话下!”
在朱元璋的支持下,徐达挑选了军中几名心灵手巧的士兵,跟随太医院里知晓力学原理的医官,一同研究滑轮组的制作。他们先是拆解了从朱由检时代“借鉴”来的简易模型,又找来城中最好的铁匠与木匠。铁匠负责打造精钢滑轮,木匠则制作木质框架用于固定。一开始,精钢滑轮的边缘不够光滑,绳索在拉动时磨损严重。医官凭借对力学的理解,提出用细沙打磨滑轮边缘,使其变得光滑。经过多次试验,滑轮组的耐用性大大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