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大明“沃野轮
小小西下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1章 大明“沃野轮,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小小西下士,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二十七年春,华北平原上弥漫着绝望的气息。老农张福跪在龟裂的田地里,捧着一把板结如石块的泥土老泪纵横,他身后是成片枯死的麦苗,土地硬得连锄头都难以切入。河南巡抚的奏折上写着触目惊心的数字:\"连续三年大旱,土壤板结面积达三百万顷,播种出苗率不足三成,饥民已现人相食之象。\"与此同时,江南水乡虽水源充沛,但稻田翻耕效率低下,农时延误导致粮食减产,粮仓储备量已不足往年半数。】
【乾清宫内,朱由检盯着堆积如山的灾情奏报,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案头《农政全书》的页角被翻得卷边,\"深耕细作\"四字旁密密麻麻布满朱批。\"难道要看着百姓在土地上活活饿死?\"他突然抓起案头的镇纸,狠狠砸向墙上的《耕织图》,瓷片碎裂声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
【次日早朝,奉天殿内烛火摇曳,三百六十盏宫灯映照着群臣凝重的面庞。朱由检将一块板结的土块狠狠摔在龙阶前,碎石迸溅,惊得阶下的鸿胪寺官员踉跄后退:\"这是河南百姓的耕地!硬如顽石,寸草不生!你们却只会说'祈祷上苍,开仓放粮'?\"】
【内阁首辅洪承畴跪伏在地,蟒袍褶皱里还沾着昨夜批阅奏折的墨渍:\"陛下息怒,臣已下令调集耕牛,组织百姓人工翻耕......\"】
【\"牛都饿死了,拿什么翻耕?\"朱由检踢翻脚边的青铜香炉,香灰如雾弥漫,\"工部!朕听闻西洋有用蒸汽驱动农具之法,能否造出深耕土地的器械?\"】
【工部尚书宋应星抱着一叠图纸出列,额头沁出细汗,躬身时瞥见皇帝袍角处的补丁——那是节俭度日的明证。\"陛下圣见高远。若能制造'沃野轮'蒸汽深耕犁,或可破开板结土层。但需解决蒸汽动力与犁铧的精准联动、复杂地形的适应性、犁体的耐磨强度等难题。且......\"他迟疑片刻,偷瞄了眼面色阴沉的礼部官员,\"传统农耕匠人恐难接受此等革新。\"】
【\"没有什么不能改变!\"朱由检扯开龙袍领口,露出脖颈处的青筋,\"即刻成立'农耕监',选址山东兖州。内帑拨银八十万两,征调天下铁匠、木匠、机械匠!若有推诿,满门抄斩!\"龙案上的玉印被震得发出轻响,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农耕监内,弥漫着刺鼻的铁锈味与木屑气息。老犁匠赵铁山拍打着蒸汽深耕犁的设计图,铜烟袋敲得桌案咚咚响:\"铁疙瘩耕地?犁头不得陷进土里拔不出来?俺这辈子打了上千把木犁,没听过这般胡言!\"唾沫星子溅在图纸上,晕开墨迹。】
【年轻的机械学徒陈阿水涨红着脸反驳:\"赵师傅,您看这蒸汽驱动的旋转犁刀,再加上可调节高度的履带,既能深耕又不会卡住!您那木犁一天耕十亩地,这沃野轮能耕百亩!\"】
【传教士汤若望擦拭着眼镜,神情严肃:\"土壤阻力远超想象,需重新计算犁体的受力结构。且蒸汽装置在田间泥泞环境下,极易出现管道堵塞、动力衰减等问题。若不能解决冷凝水回流,锅炉恐有爆炸风险。\"】
【首次试验在一片板结的田地上进行。简易的沃野轮发出震天轰鸣,刚驶入田地,履带就陷入泥坑,旋转的犁刀被石块卡住,瞬间迸出火星。围观的老农们哄笑起来,张福边笑边抹眼泪:\"俺就说这铁家伙不中用!还不如俺家那把老锄头!\"有好事者捡起土块砸向机器,惊得工匠们慌忙护设备。】
【\"为何会失败?\"朱由检踩着泥泞走来,绣着金龙的靴底沾满烂泥,身后跟着的锦衣卫手按刀柄,目光如鹰。】
【宋应星浑身湿透,指着变形的犁刀:\"陛下,犁体强度不足,无法破开硬土。履带抓地力不够,在湿滑土壤中失去动力。而且......\"他偷偷看了眼皇帝铁青的脸色,\"传动齿轮材质太软,承受不住持续压力。\"】
【\"二十日之内必须改进!\"朱由检抓起一把泥土砸在地上,\"再失败,你们就用手给朕刨地!\"说罢转身离去,衣摆扫过试验田的枯草,发出沙沙声响。】
【朝堂之上,弹劾声浪汹涌。御史大夫王弘祚举着耗费钱粮的清单,在丹墀下高声疾呼:\"陛下!农耕监已耗银三十万两,却寸功未立,分明是劳民伤财!此等奇技淫巧,动摇国本!\"】
【\"劳民?\"朱由检将灾民啃食树皮的画轴甩在群臣面前,画中瘦骨嶙峋的孩童令人触目惊心,\"等百姓啃完树皮开始吃人,你们就满意了?农耕监继续,再有阻拦者,杖责八十!\"话音未落,就有两位御史因谏言被拖出殿外,廷杖声在宫墙外都清晰可闻。】
【研发陷入绝境时,陈阿水在观察独轮车过沟坎时突发灵感。他顶着暴雨冲进监内,浑身泥浆,裤腿还沾着草叶:\"陛下!我们可以给沃野轮装上可升降的辅助轮,遇到沟壑自动撑起!就像......就像螃蟹走路!\"】
【汤若望立即在沙盘上推演:\"若配合合金钢锻造的螺旋犁刀,同时改进蒸汽冷凝回收系统,或可提升效率。但需要找到耐高温、抗腐蚀的密封材料——或许可以试试用巴蜀的天然橡胶?\"】
【第二次试验当天,数百老农围在田埂上,有人举着写有\"还我牛耕\"的木牌,也有孩童好奇地探头张望。改进后的沃野轮缓缓驶入田地,螺旋犁刀飞速旋转,轻松破开坚硬的土层,履带下的辅助轮灵活升降,遇到沟壑如履平地。人群先是寂静,突然一位老妇人跪地高呼:\"神农显灵啦!\"但很快,机器发出刺耳的异响,犁刀连接处断裂,零件散落一地。】
【消息传回朝堂,守旧派群情激奋。礼部尚书李腾芳头戴进贤冠,手持笏板痛哭流涕:\"《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今用铁犁伤了大地之肤,必遭天谴!陛下若再执迷,臣等唯有以死相谏!\"说罢就要撞柱,被侍卫死死拦住。】
【户部尚书则忧虑:\"即便成功,一台沃野轮造价千两白银,百姓如何负担?江南织造局半年赋税也不过如此!\"】
【朱由检盯着奏报,突然下令:\"开放皇庄试用!让百姓亲眼看到成效!所有费用由内廷承担!\"】
【在凤阳皇庄的试验田里,当沃野轮一天耕完百亩荒地,翻出的土壤松软如絮时,围观的佃户们争抢着抚摸机器。一位老汉颤抖着说:\"俺活了六十岁,从没见过这么能干活的'铁牛'!要是能用上这宝贝,俺家娃就不用饿肚子了!\"】
【随着沃野轮的推广,民间反应从怀疑转为狂热。铁匠铺日夜赶工打造犁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昼夜不绝;木匠学习制作木质配件,各地书院甚至开设\"机械农耕\"课程。但也引发了诸多矛盾:富户购置机器抢占耕地,贫苦农民担心失去工作;传统犁匠因生意萧条聚众抗议,高喊\"还我饭碗\",甚至有人趁夜破坏机器。】
【面对这些问题,朱由检在文华殿召开御前会议,召集六部九卿商议对策。\"富户用机器耕种,贫苦百姓无田可耕,如何解决?\"皇帝的问题让殿内陷入沉默。】
【最后,内阁首辅洪承畴提出:\"陛下,可设立官营农机局,低价租赁沃野轮;开办农耕学堂,免费培训操作技术;鼓励匠户改良农具,成功者赐官赐银。如此,既能推广新法,又可兼顾民生。\"】
【三个月后,早朝时,户部尚书激动得声音发颤:\"陛下!使用沃野轮的耕地,出苗率提升至七成,粮食产量预计翻番!更有商贾提议组建'机耕商队',专营代耕业务!\"】
【工部呈上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民间工匠改良出小型家用蒸汽犁,造价降至百两,已在江南水乡推广。松江府有农户用此犁种出的水稻,穗长比往年多出三寸!\"】
【曾经反对的赵铁山,如今成了农耕监的技术总监。他摸着新式犁刀感慨:\"当年我骂这铁疙瘩是怪物,现在才知道,它是给百姓送粮的菩萨!我那孙子在农机局当学徒,说以后要让全天下的土地都翻个新!\"】
【站在金黄的麦田中,望着沃野轮在田间穿梭,朱由检摘下皇冠。远处传来的机器轰鸣声,恰似大明帝国唤醒土地的战歌,预示着一个五谷丰登的崭新时代正在到来。这场与土地的较量,不仅拯救了万千百姓的性命,更在古老的农耕文明中注入了革新的力量,让希望的种子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随着农耕技术的革新,民间陆续出现了蒸汽灌溉车、自动播种机等新农具,各地掀起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的热潮,大明的粮仓渐渐充盈,百姓的脸上也重新浮现出笑容。】
……
洪武位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