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灵圣派玄灵圣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性命圭旨》部分内容,科幻与玄幻究极版,玄灵圣派玄灵圣帝,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者,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 。在佛教之中,“圆觉”代表着一种圆满的觉悟状态,一切众生本具圆满的觉性,只是被无明所遮蔽,若能去除遮蔽,便能证得圆觉,达到不生不灭、寂静常乐的境界。道教称其为金丹,金丹并非普通的丹药,而是通过内丹修炼,使人体精气神凝聚而成的一种精华,象征着生命的升华与超越,是修道者追求的至高境界,得金丹者可延年益寿、超凡入圣。儒家谓之太极,它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体,蕴含着天地间的至理和规律,是一种对宇宙、人生的高度概括和抽象认知 。
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无极”是一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无形无象、无限混沌的状态,是宇宙万物的初始,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和界限 。而“太极”则是从无极中衍生出来的,是一种混沌未分但又蕴含着阴阳两种相对力量的统一体。“不可极而极之”意思是说,无极虽然看似没有极限、无法描述,但其中却蕴含着产生太极的可能性,这种从无到有的转化是一种奇妙而深刻的变化,是宇宙生成的根本原理 。
凡人始生之初,一点灵光而所以主张乎形骸者,太极也。当人刚刚出生的时候,那一点主宰着身体、赋予生命活力和意识的灵光,就是太极的体现。这一点灵光,可理解为生命的本真和灵性,它是人的精神和生命力的根源,在人成长发展过程中,指挥着身体的各种机能,使人具有感知、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
父母未生以前,一片太虚而所以不属乎形骸者,无极也。在人还未出生之前,处于一种虚空、混沌的状态,这个时候没有具体的身体和生命形态,这就是“无极”的状态。它是一种纯粹的虚无,没有任何物质和生命的存在痕迹,但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是生命诞生的源头和基础 。
度师曰:“欲识本来真面目,未生身处一轮月。”度师在这里用“未生身处一轮月”来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生命的本质。月亮在夜空中明亮而纯净,象征着人的本性原本是清净、圆满的,就像未被污染的明月。在未出生之前,人的本性处于一种自然、纯真的状态,没有受到尘世的污染和干扰 。而当我们想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时,就需要回归到这种纯净的状态,去探寻生命的真谛 。
尹公曰:“太极有二理,自运行而言则曰时候。虽天地不外乎一息,自凝结而言则曰真种。虽一黍可包乎天地,宿蛰、归根、晏息、杳冥是为时侯太极。孕字、结实、交媾、结胎,是为真种太极。人能保完二极而无失,则可以长生不化,岂止尽年,令终而已哉。”
从运行的角度来说,太极体现为“时候”,即时间和节奏。天地万物的运行,大到宇宙星辰的运转,小到生命的呼吸,都有其自身的时间规律和节奏 ,都在这一息之间体现着太极的运行之理 。比如四季的更替、昼夜的变化,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和节奏进行,这就是太极在时间维度上的展现 。
从凝结的角度来说,太极表现为“真种”。“真种”可理解为生命的种子、宇宙万物的核心。就像一颗小小的黍米,虽然微小,却蕴含着生长为参天大树的潜力,能包容天地的生机 。在自然界中,种子蕴含着生命的密码,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而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真种”则类似于人的先天元气、生命的根本,是生命繁衍和发展的基础 。
“宿蛰、归根、晏息、杳冥是为时侯太极”,比如动物的冬眠(宿蛰),是顺应天时的一种生命活动,在冬季万物潜藏,动物通过冬眠来保存能量、等待春天的到来,这体现了生命与时间节奏的协调,是太极运行的一种表现;“归根”就像树叶飘落归根,人老回归故土,是一种回归本源的状态,与太极的循环往复之理相通;“晏息”即安静地休息,人在夜晚睡眠休息,也是遵循着昼夜交替的时间规律,符合太极的运行;“杳冥”是一种幽深、寂静、无形的状态,类似于无极的状态,而从这种状态中又会孕育出太极的变化,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
“孕字、结实、交媾、结胎,是为真种太极”,这一系列描述都是关于生命的孕育和诞生过程 。“孕字”代表着生命开始孕育的阶段;“结实”就像植物结果,是生命成长到一定阶段的成果体现;“交媾”是生命繁衍的行为,阴阳结合,产生新的生命;“结胎”则是新生命的初步形成 。这些过程都体现了太极作为生命核心的作用,阴阳交感,凝聚成生命的种子(真种),然后孕育出新的生命 。
人如果能够保全“太极”与“无极”这两极,不使其受到损害,就可以达到长生不化的境界,不仅仅是活到自然寿命的终结,而是实现生命的永恒超越 。这意味着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生命的本真,遵循太极的运行之理和真种的孕育之道,从而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生命状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