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3章 秦楚两公子来投,春秋晋国风云,千里草人,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晋国人都来看这千古未曾见过的奇观了,连范鞅、韩起等卿大夫都去看了,晋平公也亲自来观看了。
嬴针还以为晋国国君率着公卿大夫亲自来迎接自己,心花怒放。他命令在黄河上架起浮桥,将乘车并财物自浮桥运至晋国境内。
接下来便是设了九献享礼隆重招待晋平公,九献,则意味着要送九次礼!
晋平公发大财了,嬴针每向晋平公敬一次酒,便吩咐下人向晋平公献上一堆财礼。
九献下来,晋平公的酒桌前礼物堆积如山。
晋平公都傻了:这小子怎么那么富有?自己堂堂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君主也没他富庶吧?看来,以后要多加留意给自己多弄些财富了。
这便是晋平公,他总想着给自己弄私人财富。那其他人呢?
赵武只知道为国家忧心冲冲,他关心的不是财富,而是秦国的情况,前面我们已经讲了,他后来询问了嬴针一些关于秦景公的事。
中行吴、范鞅、韩起等人心里想的跟晋平公差不多:看来,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自己有些权力,得变成财富啊。
中军司马女齐则是很诧异地问嬴针:“公子,您那么多车啊,都在这里了吗?”
女齐想的是,你们秦国怎么可能让一位公子爷拥有这么多的财富,国穷而官富,秦国还有希望吗?
嬴针却答道:“这难道还不够多吗?唉,不瞒司马,如果我财富少一些,便用不着被迫离开秦国流亡到晋国了。”
女齐内心不由对嬴针有了些敬意,这家伙虽然富得冒油,但他还是知道财富会给人带来祸患的道理。这人在晋国肯定呆不长久,他还是舍不得自己的祖国,以后一定要回秦国的。
安置外国大夫来投的具体事务,是由太傅羊舌肹负责的。当时正好楚国也有一位叫熊干的楚国公子,因为受到楚灵王的逼迫也流亡到了秦国,羊舌肹正好一并安排。
根据当时晋国实施的客大夫制,秦国和楚国都是大国。大国之卿大夫来晋国,享受一旅之俸;大国之上大夫来晋,享受一卒之俸。
一旅之俸,即每月五百人口粮的俸禄;一卒之俸,即每月一百人口粮的俸禄。
楚国公子熊干和秦国公子嬴针两人都是公子,在祖国都未曾享受卿级待遇,所以其身份级别同等于上大夫。
所以,羊舌肹依法依规依礼分别拨给两人一百人口粮的俸禄。
中军将韩起感觉哪里不大对劲,就问羊舌肹:“太傅,这两人的情况不一样吧?秦国公子富可敌国,率车千乘来晋,一卒之俸对他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
楚国公子穷困潦倒,只带了五乘车来晋,一卒之俸相当于是一场大富贵。
同样一卒之俸,两人的心理感受完全不同,这个政策会不会有问题?”
羊舌肹捋了捋胡子,笑道:“元帅所言虽有一定道理,但俸禄是与爵位相匹配的,而不是与其财富相匹配的。爵位来源于功德,没有功德便没有爵位。
您看我们新绛的富商,再富也只能乘坐用皮革遮蔽、木料制造的乘车,而不得凭其财富用黄金宝玉去装饰乘车,所穿衣裳也不得刺绣花纹,与人交往也不得使用厚礼重礼。
这些都是礼仪的规定。富商虽然富有,但他们没有功德,于是便得不到爵位,当然不可能有俸禄。
秦国公子和楚国公子都来自于地位对等的大国,我们只能按他们的爵位给予俸禄,而不能因为秦公子富有而多给他一些,楚公子贫困而少给一些。如果那样做,那便是有失公允了。”
韩起听后,心悦诚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