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翻身小咸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蒸汽战舰敲响的帝国丧钟第2章 锡诺普海啸,俄罗斯风云录,一条翻身小咸鱼,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卷五】俄罗斯与拿破仑时代的冰与火(1799-1856)
第十九章 克里米亚的硝烟:蒸汽战舰敲响的帝国丧钟(1853 - 1856)
第二节 锡诺普海啸:木船时代的最后一次悲鸣
一、黑海的铁棺材:当风帆战舰遇见蒸汽炮
1853年11月30日,这一天对于奥斯曼海军而言,注定是一场噩梦的开端。在那片广袤而又深邃的锡诺普湾,奥斯曼海军司令奥斯曼·帕哈正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手持望远镜,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海面。当他的视线捕捉到七艘三桅战列舰的帆影时,这位留着波斯式卷须的老将,嘴角不自觉地一撇,轻蔑地啐了口唾沫,不屑地说道:“俄国佬还在用叶卡捷琳娜奶奶的玩具!”此刻,他麾下的十二艘战舰正随着黑海那有节奏的脉搏轻轻摇晃着,舰上的水兵们或嬉笑打闹,或悠闲地擦拭着武器,全然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向蒸汽革命为他们设下的断头台。
在距离奥斯曼舰队三海里外的俄国旗舰“玛丽亚皇后号”的甲板下,却是另一番忙碌的景象。水兵们正汗流浃背地用铁锹把煤块抛进锅炉,熊熊燃烧的炉火映红了他们黝黑的脸庞。海军中将纳希莫夫双手背在身后,缓缓地摸着船舷上崭新的铁甲,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与坚毅。他转头对身旁的副官笑道:“土耳其人肯定在嘲笑我们的烟囱——就让他们在硫磺味里找上帝吧!”这位独眼将军,右眼罩上绣着的双头鹰徽记在阳光下闪耀着神秘的光芒,活脱脱就像从神话里走出来的独眼巨人,浑身散发着一种令人敬畏的气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下午两点四十五分,奥斯曼舰队的了望员突然发出了惊恐的尖叫。只见六艘俄国战舰竟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顶着强劲的西北风逆流突进,那烟囱中喷出的滚滚黑烟,仿佛是一幅肆意泼洒的墨画,瞬间把海天染成了昏暗的颜色。土耳其旗舰“阿夫尼安拉号”的大副慌慌张张地跌跌撞撞冲进船长室,声音颤抖地喊道:“他们...他们的船在冒火!”然而,他的话音还未落,一枚重达68磅的爆破弹便如同一头愤怒的野兽,呼啸着撕裂了左舷,十六门青铜炮在这巨大的冲击力下瞬间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铜雨,碎片四处飞溅,舰上顿时惨叫连连。
这哪里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海战,分明是一场残酷的屠杀。双方在技术上的代差,就如同弓箭与燧发枪的较量,有着天壤之别。俄军装备的“轰天雷”(paixhans爆破弹)威力巨大,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巨斧,能在木制船体上轻松地撕出三米宽的裂口。而土耳其舰队发射的实心炮弹,打在俄国战舰的铁甲上,却只能留下几道浅浅的白痕,仿佛是无力的挣扎。纳希莫夫在航海日志里得意地写道:“他们的战舰像核桃壳般裂开,上帝站在蒸汽机这边。”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他对这场胜利的笃定和对蒸汽动力战舰的自豪。
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俄国的蒸汽战舰就像是一群钢铁巨兽,在黑海上横冲直撞。它们灵活地穿梭于奥斯曼舰队之间,凭借着先进的动力系统和强大的火力,对土耳其战舰进行着无情的打击。而奥斯曼的风帆战舰则如同待宰的羔羊,在波涛中无助地摇晃着,只能被动地承受着炮弹的攻击。一艘艘战舰在炮火中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直冲云霄,海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无数的水兵在这场灾难中丧生,他们的惨叫和呼喊声被淹没在炮火声和海浪声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