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翻身小咸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蒸汽战舰敲响的帝国丧钟第4章 巴黎和会的耻辱烙印。,俄罗斯风云录,一条翻身小咸鱼,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卷五】俄罗斯与拿破仑时代的冰与火(1799-1856)

第十九章 克里米亚的硝烟:蒸汽战舰敲响的帝国丧钟(1853 - 1856)

第四节 巴黎和会的耻辱烙印

1856年3月30日,巴黎市政厅内,那孔雀石壁炉烧得通红,跳跃的火焰似乎想要驱散室内的寒冷与凝重。然而,俄国使团首席代表奥尔洛夫伯爵却觉得自己骨髓里结着冰碴,一种彻骨的寒意从心底蔓延开来。此刻,他手中的笔仿佛有千斤重,当他在《黑海中立化条款》上落下最后一笔时,笔尖竟戳穿了羊皮纸,这一细微的动作仿佛是他内心绝望与愤怒的瞬间爆发。

这份条约,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直地插入了俄国的心脏。它要求沙皇亲手将黑海舰队肢解成废铁,曾经威风凛凛、纵横黑海的战舰,即将成为一堆毫无用处的破铜烂铁。就连造船厂的龙门吊,这个象征着俄国造船工业实力的庞然大物,也得拆成柴火。冬宫密探送来的密报,如同冰冷的寒风,让奥尔洛夫伯爵的心情更加沉重。密报里说,塞瓦斯托波尔港的海水至今泛着铁锈红,那是无数俄国士兵鲜血的颜色。工兵们正用英国产的钢锯切割俄国战舰的肋骨,船板断裂声像极了北极冰层崩裂的呜咽,仿佛是战舰在发出最后的悲号,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屈辱。

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退役水兵瓦西里抱着最后一根铜制舰炮痛哭流涕。这尊被称为“雷霆之子”的舰炮,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它曾击沉过土耳其旗舰,见证了俄国海军的荣耀时刻。然而,如今它却被无情地熔成三千枚硬币。硬币的正面刻着双头鹰徽,那是俄国的象征,可背面却是巴黎和约的签署日期,这仿佛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象征着俄国曾经的辉煌在这份耻辱的条约面前土崩瓦解。“沙皇用大炮换了茶炊,”码头工人啐了口唾沫,满脸的愤懑与不屑,“英国人喝下午茶的银勺里,说不定还沾着咱们的血。”这些话语,道出了无数俄国百姓的心声,他们对这份条约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当农奴伊万·库兹米奇的尸体躺在多瑙河畔时,他怀里还揣着没来得及寄出的家书。这个可怜的农奴,被领主用250卢布卖给了军队,在领主眼中,他的价值仅仅等同于半个镀金马鞍。在克里米亚的战壕里,他见过裹着绸缎的将军用单筒望远镜观测英军蒸汽战舰,而那些望远镜的皮革套子,比整个连队的冬衣还贵。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和阶层不平等,让伊万感到无比的绝望和迷茫。当法军的线膛步枪打穿他胸膛时,鲜血浸透了家书上歪扭的字迹:“妈妈,他们说打赢了就能分到土地……”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伊万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然而,他却再也没有机会实现这个梦想了。

圣彼得堡的宫廷舞会上,却呈现出与前线截然不同的景象。财政大臣正用镶钻手杖敲击大理石地面,满脸的傲慢与不屑,大声说道:“二十五万农奴算什么?陛下,西伯利亚的森林里要多少有多少!”他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前线士兵的死活和百姓的疾苦。此时,莫斯科省已有三百座庄园被烧成焦土,暴动的农民举着生锈的刺刀,刀柄上还刻着阵亡士兵的编号。这些农民,原本是老实巴交的百姓,他们为了国家,将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可换来的却是亲人的死亡和生活的困苦。他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压迫和剥削,于是纷纷揭竿而起,用手中简陋的武器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亚历山大二世在冬宫长廊里疾走,貂皮大氅扫过历代沙皇画像。画像中彼得大帝手中的海图卷了边,叶卡捷琳娜女皇的权杖镀金层正在剥落。这仿佛预示着俄国曾经的辉煌已经逐渐远去,帝国的荣光正在消逝。亚历山大二世看着这些画像,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俄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份耻辱的巴黎和约,就像一道沉重的枷锁,压得俄国喘不过气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

梦中轻语

欠费天尊

石中元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说一句你喜欢我能死啊

鬼脚七

逐出家门后,我成了魔道巨擎

念菲大人

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

亦心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