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郑和提前下西洋
西风山鬼九千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郑和提前下西洋,含着奶做着爱太舒服了,西风山鬼九千七,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元璋本就对海禁一事心存疑虑,如今听到大臣们的反对之声,心中更是摇摆不定。他再次召集朱标、朱雄英和朱棣商议此事。朱雄英深知这是决定海禁和水师命运的关键时刻,若不能说服朱元璋,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他镇定自若,神色坚定地说道:“皇爷爷,如今水师已初具规模,完全有能力保障沿海安全。海外贸易的开展,不仅能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充盈国库,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大明的威名远扬四海。那些反对的声音,只是看到了眼前的些许风险,却忽视了长远的巨大利益。”
朱标也在一旁附和道:“父皇,雄英所言极是。我们不能因害怕一点风险就放弃大好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做好防范措施,海禁开放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可能存在的风险。”朱棣虽远在北平,却也上折子坚决支持开放海禁,他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北平的所见所闻,着重强调了与外界交流对于大明发展的重要性。
朱元璋沉思良久,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再给海禁试行一段时间,同时要求朱雄英进一步加强水师的训练和海防建设,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朱雄英得到朱元璋的许可后,像是被注入了更强的动力,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继续完善水师的训练体系,不断探索新的训练方法和战术,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同时,加强与海外各国的沟通与合作,派遣使者频繁往来,建立起稳定可靠的贸易航线。
在一次与南洋某国的贸易往来中,船队在航行途中遭遇了罕见的风暴。狂风呼啸,巨浪滔天,猛烈地拍打着战船,船只在波涛中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被大海吞噬。但水师士兵们在郑和的沉着指挥下,凭借着精湛的航海技术和顽强的意志,巧妙地调整船帆角度,灵活应对海浪的冲击,成功度过了这场危机。这次经历让朱雄英更加坚信,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作为后盾,大明的海外贸易之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师逐渐成为了大明在海上的一柄利刃,海外贸易也日益繁荣昌盛。沿海地区的百姓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许多人投身于与贸易相关的工作,商业活动一片繁荣景象。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追捧;同时,海外的香料、珠宝、新奇的工艺品等也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明,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朱雄英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就,他深知,要想让大明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还有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要走。他开始规划更为宏伟的航海计划,目标是探索更远的海域,与更多的国家建立联系,拓展大明的影响力。他组织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学者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日夜钻研世界地图,精心绘制航海路线图,为未来的远航做着充分的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朱雄英还十分注重培养水师的后备力量。他创办了水师学堂,制定了严格的选拔标准,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学堂里开设了航海技术、海战策略、天文地理等丰富多样的课程,为水师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几年后,一支规模更为庞大、装备更加精良的船队在朱雄英的指挥下,威风凛凛地扬帆起航。他们迎着朝阳,向着未知的海域奋勇进发,带着大明的使命、希望与荣耀。船队所到之处,受到了各国的热烈欢迎和极高的尊重。大明的威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个崭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