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第147章 刘裕登场!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第147章 刘裕登场!,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51. 刘裕登场!
宋武帝·刘裕</p>
……</p>
东晋·元帝时期</p>
司马睿一下子慌了</p>
你等会!</p>
怎么就突然蹦出来个宋武帝?!</p>
我大晋亡了?</p>
……</p>
刘裕,字德兴,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出生于晋哀帝兴宁元年三月壬寅日也就是公元363年。</p>
是刘邦的弟弟,汉楚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p>
中原丧乱,其曾祖父刘混率领家族渡过长江,在晋陵郡丹徒县的京口里定居。</p>
……</p>
大秦,</p>
章台宫</p>
“嘣!”</p>
竹卷被狠掼在地,缑绳断裂,竹简散落一地。</p>
殿内的宫女侍从跪倒一地。</p>
殿外的侍卫也随之单膝跪地。</p>
嬴政面无表情。</p>
双眼死死的盯着天幕上的“刘邦”二字。</p>
你的后代耍完了,</p>
开始轮到你弟弟的后代开始耍了是吧!</p>
这天下!</p>
被伱刘家打上印记了?!</p>
没完了!</p>
双手扶膝,嬴政深吸一口气。</p>
再看看,再看看。</p>
……</p>
大汉,</p>
“游的后代?”</p>
盘腿坐在软榻上,刘邦摸着下巴。</p>
脑海里闪出自己那个特爱读书的弟弟。</p>
“武?还真难跟刘交的样子联系起来啊。”</p>
刘邦喃喃自语。</p>
一旁的吕雉心里一阵恍惚。</p>
他老刘家真的是“天命”眷顾吗?</p>
老混蛋的后代来了一波汉昭烈。</p>
他弟弟的后代又来一波宋武吗?</p>
诶?为什么是宋?</p>
……</p>
刘裕幼时家境贫苦,其母在分娩后患病去世。其父刘翘无力请乳母给刘裕哺乳,打算抛弃他,得刘裕的姨妈伸出援手,养育刘裕。</p>
……</p>
天幕上,</p>
一位英气勃勃,相貌英俊的少年在白天进山砍柴,束好柴垛后,又下山背到大街上去叫卖。</p>
晚上,借着月光编织着草鞋,天亮时再到集市上卖钱。</p>
一路上,见到少年的乡人也皆纷纷开口称赞着。</p>
……</p>
后,其父刘翘病死,刘裕开始干起刘氏老本行来侍奉继母,抚养幼弟。以孝顺闻名。</p>
因家境过于贫寒,靠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为生的刘裕仅认识一些文字。</p>
长大后,因赌博樗蒲而倾家荡产,遭乡里轻鄙,时人大多不能赏识他。</p>
但王导之孙王谧却对刘裕颇为赏识,曾对他说:“卿当为一代英雄。”</p>
当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下,非士族的人员想跻身上层比登天还难。</p>
但还有一条道路可以升官,那就是投军立功。</p>
于是,从平民混成了贫民,又从贫民混成了饥民,三十多岁的刘裕开始投军,加入了北府兵。</p>
……</p>
汉末·献帝时期</p>
曹操面无表情的喝着汤药。</p>
刘氏,织席贩履,少年贫困,不爱学习。</p>
又一个大耳贼!</p>
……</p>
季汉,</p>
刘备看着天幕,眼里尽是追忆。</p>
“织席贩履……”</p>
“备观之,其人有高祖之志!”</p>
……</p>
东吴,</p>
孙权挎着脸。</p>
姓刘,卖草鞋,还是在东吴卖草鞋。</p>
呸!</p>
弄得跟大耳贼打进了东吴一般!</p>
这人真是讨厌!</p>
……</p>
公元399年,五斗米道首领孙恩发动的叛乱,东南八郡纷起响应,叛军声势浩大,其部众一度达到数十万人之多,朝野震惊。</p>
晋廷忙派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前往镇压。</p>
……</p>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p>
吴地,</p>
军帐内,</p>
长须主帅捋着胡子念叨着。</p>
“奇怪,都半日了,怎么德兴还未归来?”</p>
旁边一位年轻小将夹着头盔,开口道:</p>
“莫不是出了什么意外?父亲,调我一千骑兵,我去找找看。”</p>
长须将军思考片刻,点点头。</p>
“去吧。”</p>
年轻将领拱手领命,随即率领千余骑兵按照斥候出去的方向找去。</p>
兵马一路急行,行驶三刻后,在一处山坡下发现几十具尸体。</p>
“将军!都是参军手下的兵马!”</p>
一位骑兵纵马过去查看,返回对年轻将领说道。</p>
“刘参军在不在那里?”</p>
“不在。”</p>
年轻将领听闻紧皱眉头,正要开口,突然山坡背处传来一声大吼!</p>
“杀啊啊啊啊!!!”</p>
嘶律律!</p>
突如其来的震声,惊得众骑兵身下的战马一阵慌乱。</p>
众人安抚住战马,年轻将领则眼前一亮。</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