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李渊:老子早想反了!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1章 李渊:老子早想反了!,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邦咂咂嘴。</p>
“嘿,这招还真好用啊。”</p>
“不过有什么皇帝就是这么复杂的。”</p>
明明不相信人家,但还得重用人家。</p>
搔了搔眉梢。</p>
刘邦对一旁的吕雉笑道:</p>
“娥姁,朕打赌,这小子肯定早有反心。”</p>
吕雉冷冷的瞥了他一眼。</p>
“我很好骗的样子吗?”</p>
“两帝打压戒备,杨广甚至想取他性命。”</p>
“天下狼烟四起,而他在关中之地广交英雄。”</p>
“就看这些点点滴滴,我还用跟你打赌?”</p>
刘邦看着一脸冷色的吕雉撇撇嘴。</p>
“没情趣。”</p>
……</p>
天幕上,</p>
一身白色圆领袍的李渊背负双手望向远处。</p>
“隋历将尽,李家继膺符命。”</p>
“但我不早起兵者,是因为想等你们兄弟三个齐聚太原。”</p>
“但今时不同往日。”</p>
“如今我遭羑里之厄,若有不测……”</p>
李渊停顿一下,继续道:</p>
“伱们兄弟三人须会盟津之师,立刻起兵!”</p>
“不得同受孥戮,坐以待毙。”</p>
“家破身亡,为英雄所耻笑。”</p>
……</p>
【公元617年正月,李渊遭到免职并就地拘押。】</p>
【此时李渊就已下定起兵的决心,但因其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尚在河东,投鼠忌器不敢妄动。】</p>
【二月,马邑军官刘武周突然发动兵变,杀了太守王仁恭,占据郡城,自立为定杨天子。】</p>
【李渊以镇压反叛为由,募集兵士一万多人,遂在五月,杀掉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准备起兵。】</p>
……</p>
大唐,</p>
李世民看着天幕,突然笑了。</p>
扭头对长孙皇后道:</p>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信,这世界似乎真有天命一说?”</p>
长孙皇后好奇的看着李世民。</p>
“二郎不是不信这些吗?为何如此说?”</p>
李世民捻着胡须道:</p>
“当初在晋阳,阿耶虽然记挂李建成与李元吉,但还是见机而作。”</p>
“命李建成于河东潜结英俊,让我于晋阳密招豪友。”</p>
“虽然隋炀帝赦免了阿父,但依然不是起兵的时机。”</p>
一旁的小李治突然道:</p>
“是因为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吧?”</p>
“他们应该就是隋炀帝的亲信,特意安插在大父身边,目的就是监视和制约他。”</p>
李世民摸了摸他头。</p>
“稚奴聪慧。”</p>
“你大父当时虽然是封疆大吏,但是日常能够调动的兵力也极为有限。”</p>
李世民略微回忆了一下。</p>
“按照隋制,只有皇帝才有招募和调遣军队的权力,地方官吏如果擅自发兵千人以上,就要被处以死罪。”</p>
“所以,你大父要想拥有足够的兵力起事,就必须获得王威和高君雅的支持,且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征兵。”</p>
小李治恍然道:</p>
“恰好那个什么周反叛了!大父就立刻征兵了!”</p>
李世民抱起小李治笑道:</p>
“你大父可没你那么急躁。”</p>
“他先是已武周虽无所能,却敢僭称尊号,不能将其剪除,就有灭族之罪将王威等人吓住,让他们请求你大父征兵。”</p>
“你大父又拖着他们,一直拖到刘武周剑指太原。”</p>
“让王威等人说出专擅行事亦无不可后,才正式招兵买马。”</p>
小李治听得两眼发光。</p>
“大父那懒散好色的样子,居然这么厉害?”</p>
“那阿耶你在干嘛?”</p>
李世民露出一个微笑。</p>
“我啊,我只是在当个刀斧手罢了。”</p>
……</p>
【公元617年六月初五,李渊正式在太原起兵。】</p>
【隋亡唐兴的历史大幕就此拉开。】</p>
【而李渊的战略目标也非常明确,那就是直取隋朝的政治心脏,西京长安。】</p>
……</p>
太原起兵这事跟二凤没什么关系。</p>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录了李渊的整个创业过程。</p>
这部书撰写在温大雅随军期间,李渊登基称帝的同时书稿正式定稿。</p>
和《旧唐书》《新唐书》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不同就是比较客观的描述了李渊起兵的初衷和他的雄才大略,以及李建成在大唐创业过程中的丰功伟绩。</p>
并且温大雅被李世民封为礼部尚书、黎国公。</p>
《大唐创业起居注》还被保存下来。</p>
这说明温大雅记录的就是当时的事实,李二凤没觉得哪里不对。</p>
但是后来的史学家因为要追捧他硬生生把起兵功劳也安在他的头上。</p>
另外,不确定明天的零点更新有没有。</p>
因为我现在在纠结,究竟是多写一点李渊还是直接开始李二凤。</p>
究竟是写完李渊再写二凤,还是两人顺着一起写。</p>
啧,好纠结。</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