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诸帝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1章 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诸帝,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诸帝
在错误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诸帝</p>
【民生经济:灭宋后不久便制定若干异常繁重的税法】</p></p>
【常赋分地税、丁税两种,地税按地亩计算,丁税计丁缴纳,地税丁税不并纳,皆输粟为税。】</p></p>
【丁税,每丁纳粟三石。】</p></p>
【地税,每亩税粟三升。】</p></p>
……</p></p>
“也就是说……”</p></p>
“每户…每年…每亩……”</p></p>
“最少要上缴……三石三升粟!”</p></p>
“三石三升!那百姓还能剩下多少!”</p></p>
刘恒闭上眼睛。</p></p>
明明只要给一点东西就能满足百姓。</p></p>
生带不来,死带不走。</p></p>
你们究竟执着什么呢?</p></p>
“百姓做错了什么呢?”</p></p>
要为你们付出代价?</p></p>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p></p>
刘恒睁开眼,冷漠的看着天幕。</p></p>
他能看到元朝的结局了。</p></p>
静待天时吧。</p></p>
……</p></p>
【常赋以外,又有“科差”,亦即以财物代役。】</p></p>
【科差有丝料、包银二项。】</p></p>
【出丝一斤六两四钱,包银四两。】</p></p>
【又有“额外课”,名目多至三十二种,民间的一草一木,都是征课的对象。】</p></p>
【此外各种商货及冶铁,也都征税。】</p></p>
【盐、茶、酒、醋,则由政府专卖。】</p></p>
……</p></p>
大隋。</p></p>
“你们真是,想钱想疯了!”</p></p>
杨坚看着这种种‘奇思妙想’,就一个想法。</p></p>
“蛮夷之辈!”</p></p>
才堪堪立国就极尽搜括之能。</p></p>
不反你反谁啊!</p></p>
……</p></p>
大唐。</p></p>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切。</p></p>
贞观朝臣不忍心再看。</p></p>
不能马上治天下,这是开国定制。</p></p>
而什么是马上治天下。</p></p>
这就是了!</p></p>
只是将草原上的掠夺之政披上了税赋的皮罢了。</p></p>
即没有合理的法律体系,也没有清明的治理路线。</p></p>
只有征敛财赋,满足欲望。</p></p>
他们已经看见了,为了防制反动,以维持其继续的征敛。</p></p>
会有数不尽的百姓,死在庞大的镇压武力和不平等的法律之下。</p></p>
……</p></p>
【又采行钞法,以钞票代现钱。】</p></p>
【公元1260年,始造交钞。】</p></p>
【其法以丝为本,每五十两白银,可兑换丝钞一千两,一切物价,皆以丝价为标准。】</p></p>
【同时钞票滥发,导致自1287年,钞票二十贯不能易粟一斗。】</p></p>
【评价E级·得零分】</p></p>
……</p></p>
庭院内的君臣等人具是目瞪口呆。</p></p>
“疯子……疯子……”</p></p>
欧阳修呆若木鸡的喃喃自语。</p></p>
身旁众臣也都如此。</p></p>
赵祯闭上眼睛不敢再看。</p></p>
……</p></p>
大明。</p></p>
朱元璋皱着眉头。</p></p>
他感觉哪里好像不太对?</p></p>
宝钞这种东西不是发行出去就行了吗?</p></p>
还需要用什么东西对标吗?</p></p>
……</p></p>
【用人识人:前期用刘秉忠等汉臣确立正统,注重农桑,倡办学校,后刘秉忠等人病亡。】</p></p>
【等南宋灭亡后,忽必烈先后任用阿合马、卢世荣、桑哥等计臣,以聚敛为务。】</p></p>
【评价D级·得一分】</p></p>
【后世影响:元世祖忽必烈的统一,是宋辽夏金不同政权与不同民族之间长时期政治军事冲突与经济文化融合的历史结果。】</p></p>
【正是在忽必烈的手里,元朝实现了对藏地的统治,确立了行省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后来的疆域与版图,这些政治遗产也一直影响到现在。】</p></p>
【评价S级·得五分】</p></p>
【总分:十六分】</p></p>
……</p></p>
……</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