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鄱阳之战晋位吴王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2章 鄱阳之战晋位吴王,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他!</p></p>
碰上一群只知挑刺的玩意!……难道他们的气节就是忤逆朕?</p></p>
什么臭毛病!</p></p>
嬴政满心怨气。</p></p>
……</p></p>
“有气节,好男儿!”</p></p>
刘彻欣赏他。</p></p>
“可惜,这后世文人不通武艺,不然……”</p></p>
霍去病很想说陛下你想多了。</p></p>
要是魁梧异常的文人,那陈友谅不见得就亲身相劝了。</p></p>
……</p></p>
大唐。</p></p>
李世民则是想起了张巡。</p></p>
“大明风骨可见一斑。”</p></p>
“只此一条,便不是流寇之辈。”</p></p>
……</p></p>
“大明,没有软骨头!”</p></p>
朱棣自豪叉腰,大手一挥。</p></p>
“忠节侯,就是咱大明忠义风骨的缩影!”</p></p>
大胖与小瘦,卖力鼓掌。</p></p>
……</p></p>
【公元1363年七月十六日,朱元璋军到达湖口】</p></p>
【先派戴德率领部分兵力把守泾江口(安徽宿松南)】</p></p>
【再派部分兵力驻扎在南湖嘴(江西湖口西北)切断陈友谅的归路】</p></p>
【同时又派人调信州守军驻屯武阳渡(江西南昌县东)防止陈友谅向西逃跑】</p></p>
【朱元璋则亲率大军由松门入鄱阳胡。】</p></p>
【七月二十日,两军相遇于康郎山,鄱阳湖之战从此开始。】</p></p>
……</p></p>
天幕上。</p></p>
云水茫茫的大湖上,数百艘挂着汉字旗的船舰首尾相连。</p></p>
每一艘不但长十五丈,宽两丈,高三丈。</p></p>
且外面还包裹铁皮。</p></p>
但此时,这些庞然大物却是无力的缓缓侧翻、沉没。</p></p>
天地间一片红色。</p></p>
喊杀声不绝于耳。</p></p>
漫天火光夹杂着飞舞的火星,映入朱元璋的眼里。</p></p>
……</p></p>
【七月二十日,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水战展开了】</p></p>
【陈友谅的船既大且多,大到上下分三层,底下有几十个橹】</p></p>
【多到一个接连一个,首尾相连】</p></p>
【朱元璋的船既小且少,但是比较快】</p></p>
【于是,朱军小船分成二十队,同时攻击】</p></p>
【每队皆是先用火器,次用弓弩,最后短刀肉搏】</p></p>
【抢到了陈军一艘巨舰,烧毁了陈军二十几艘战船。】</p></p>
【七月二十二日,朱军大举火攻,烧死了陈军一大半,包括陈友谅的弟弟陈友仁、陈友贵。】</p></p>
……</p></p>
司马绍看着那些被烧毁的船只那叫一个痛心疾首啊!</p></p>
“多好!多大!多有威势的船舰啊!”</p></p>
“别烧啊!”</p></p>
你不要可以给我啊!</p></p>
……</p></p>
曹魏。</p></p>
曹操不说话,只是握着酒爵的手不停颤抖。</p></p>
“有火无风则烧不成。”</p></p>
“看这火焰燃烧的方向,正是赶上大风助势。”</p></p>
“这朱元璋运势属实不错。”</p></p>
“有几分天命所归之像。”</p></p>
孙权则把自己躲在二人身后。</p></p>
“哼,江东鼠辈!”</p></p>
孙权好想把酒爵砸曹操脸上!</p></p>
又不是我在嘀咕你!</p></p>
不当人子!</p></p>
“确实,这朱元璋真是鼠辈!”</p></p>
……</p></p>
【七月二十三日,休战一天。】</p></p>
【七月二十四日,再战,战到中午,陈军大败。】</p></p>
【当夜,朱军潜移洪都西北的左蠡,封锁鄱阳湖。】</p></p>
【两军相持到八月二十七日,陈友谅突围,中箭阵亡】</p></p>
【余众溃不成军,逃走的仅有五万人左右。】</p></p>
【大将张定边把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带回武昌,扶立为帝,改元德寿。】</p></p>
【朱元璋怕张士诚乘虚来袭、鄱阳湖之战结束后,命常遇春去攻武昌,自己率师还应天。】</p></p>
【公元1364年正月,朱元璋于应天即吴王位,建百司官属,置中书省左右相国】</p></p>
【二月,朱元璋亲往督师武昌】</p></p>
【陈理率其太尉张定边等投降,陈汉灭亡】</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