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p>
“那不叫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啊……”</p></p>
“那就不是好事啊。”</p></p>
“外有狼,内有虎。”</p></p>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p></p>
“难啊……”</p></p>
……</p></p>
【首先就是老生常谈的反腐。】</p></p>
【当年朱元璋,深恨贪腐,从而设立了都察院制度。】</p></p>
【都察院的御史们,官职极小,权力极大。】</p></p>
【七品官员可以直接弹劾重臣,在地方更可督查官吏。】</p></p>
【反起腐来,简洁高效。】</p></p>
【但日久天长,这制度就出了问题。】</p></p>
【御史们可以查百官,可是没人来查御史。】</p></p>
【渐渐地,贪官们也玩明白了,有罪不怕,把御史拉下水就行。】</p></p>
【于是相互腐蚀。】</p></p>
【一开始还是贪官收买御史,后来发展成御史朝官员索贿,风气越发恶劣。】</p></p>
……</p></p>
“不愧是你啊朱元璋。”</p></p>
刘彻挺佩服朱元璋的。</p></p>
弥合南北的功绩不下与自家高祖。</p></p>
但在设立制度这方面他也是真看不上。</p></p>
那你不出问题谁出问题?</p></p>
……</p></p>
“跟阿父一个样子……”</p></p>
刘弗陵看着那天幕上的制度就想起了刘彻。</p></p>
脑子顿时一阵阵抽筋的疼。</p></p>
谁家好人给中朝那么大的权力啊?</p></p>
加个中字就能呼风唤雨,能把大将军和丞相都不放眼里。</p></p>
这种只为集权而存在的制度,他是怎么想出来的?</p></p>
天才是真天才。</p></p>
天坑也是真坑!</p></p>
“只管挖坑不管埋。”</p></p>
朱元璋是没那个眼界,但自家阿父……就是自信心爆炸!</p></p>
然后差点把自己炸死。</p></p>
“摊上这么个父辈……”</p></p>
“难啊。”</p></p>
……</p></p>
【公元1435年,朱瞻基借故将都察院内的巨贪,左都御史刘观判了充军辽东。】</p></p>
【提拔清官顾佐任左都御史。】</p></p>
【其上任不到一年,就借着刘观案子一口气撤了四十三个御史,又选拔增补了多名清廉干才。】</p></p>
【一度烂透了的都察院,就此生机焕发再度撑起反腐重任。】</p></p>
【又朱瞻基也在制度上做了个修正。】</p></p>
【都察院选拔御史,以后要由都察院定名单,写明其具体事迹,然后交付吏部审核。】</p></p>
【一旦御史出问题,推荐人和审核人一道办罪。】</p></p>
……</p></p>
大明。</p></p>
朱元璋坐在椅子,拿起茶杯灌了一大口水。</p></p>
随即看着天幕点评着。</p></p>
“这办法不错。”</p></p>
“这样一来,吏部和都察院之间既要互相盯着,出事更要连带陪绑。”</p></p>
“御史的准入标准,就严格了起来。”</p></p>
“你别说,你这个外曾孙子是有两下啊。”</p></p>
徐达坐在一边,一张脸拉的老长。</p></p>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p></p>
“你看看你那张脸,拉的比驴还长!”</p></p>
“咱都跟你说了,老四那事跟你没关系!”</p></p>
“你怕什么!”</p></p>
徐达叹口气。</p></p>
“大哥……我是怕太子那边…别扭啊…”</p></p>
朱元璋不愿意了,他把茶杯往桌上一拍。</p></p>
“天德!”</p></p>
“那标儿你也算是看着长大的。”</p></p>
“他为人你不知道?”</p></p>
“你觉得他容不下老四?”</p></p>
徐达看着一说朱标不好就吹胡子瞪眼的老朱。</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