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也就是评分没有负数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9章 也就是评分没有负数,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也就是评分没有负数
也就是评分没有负数……</p>
【在最寒冷的正月,于谦倒在了自己全力保护下来的北京。】</p></p>
【天地同悲,日月共泣。】</p></p>
【当时,其子于冕、养子于康和女婿朱骥都被充军边关,无法为其收尸。】</p></p>
【朝中大臣忌惮朱祁镇,也不敢有所行动。】</p></p>
【都督同知陈逵对于谦的冤死极其痛心,做出生平最大胆的事情。】</p></p>
【他用草席卷了于谦尸体,秘密掩埋在了北京西郊,并安排专人保护。】</p></p>
【公元1459年,于康从流放地回到北京。】</p></p>
【经人介绍,见到陈逵。】</p></p>
【陈逵薪俸有限,却还是重新置办了棺椁,并赠送盘缠、】</p></p>
【随后于康将于谦的灵柩运回家乡,安葬在西湖之滨的三台山。】</p></p>
……</p></p>
{为什么叫门天子不如钦、徽二宗加完颜构那么多人唾骂还能有人洗?}</p></p>
……</p></p>
季汉·怀帝时期</p></p>
“相父,你说朱祁镇杀于谦时是否犹豫过?”</p></p>
刘禅觉得一个人不能恩将仇报到这个地步。</p></p>
前汉历代先帝刻薄寡恩也没至于此啊!</p></p>
“也许他想过不杀于谦吧?”</p></p>
诸葛亮一直看到的都是刘禅优良的品质。</p></p>
他仁义、孝顺、宽厚。</p></p>
很像先帝。</p></p>
唯有一点不像。</p></p>
天真到没有主见。</p></p>
“陛下,不杀而杀,杀而不杀,这样的争论是为了求证什么吗?”</p></p>
“伟大的杀人者,杀不该杀之人。”</p></p>
“与那些草菅人命、罔顾是非的杀人者,无有区别。”</p></p>
刘禅怔住了。</p></p>
诸葛亮轻摇羽扇。</p></p>
“就算杀害于谦是徐有贞等建议的,但也是朱祁镇批准的。”</p></p>
“没有朱祁镇同意,徐有贞等人的违议又有何用处?”</p></p>
……</p></p>
大唐。</p></p>
李世民觉得魏征应该过来给自己磕一个。</p></p>
“天天指着朕的鼻子骂朕都不杀你。”</p></p>
“天上那个可是直接杀了功臣啊。”</p></p>
李承乾还在震惊中。</p></p>
“于谦……就这么死了?”</p></p>
“朱祁镇知不知道他在干什么!”</p></p>
李世民看着气得眼睛都红了的儿子,很是欣慰。</p></p>
“他当然知道。”</p></p>
“夺即非顺。”</p></p>
“既然夺门的理由是大臣在皇帝病危期间谋立藩王。”</p></p>
“那被安上意欲之罪的于谦、王文就一定要死。”</p></p>
李世民点点头。</p></p>
“是的,高明,你阿母说得对。”</p></p>
“于谦……”</p></p>
他看着天幕,无奈叹息。</p></p>
“他的死,是佞幸弄权、奸臣陷害。”</p></p>
“但更是皇权转移更迭过程中政治上的需要。”</p></p>
“夺门成功的朱祁镇为确立其重登皇位的合法性。”</p></p>
“必须将‘谋立藩王’的大臣斩杀殆尽。”</p></p>
“至于他有没有勾连……意欲二字已经很直白了。”</p></p>
“但……这是错的……”</p></p>
李世民看着一时不太能接受的李承乾,目光幽深。</p></p>
高明还是有几分不谙世事的天真。</p></p>
“皇帝杀人,哪有那么多错与对。”</p></p>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世民,似乎难以置信。</p></p>
李世民平静的看着他。</p></p>
一字一句道:</p></p>
“错了就一错到底,对了就一对到底。”</p></p>
“至于平反,那也是后来人的事。”</p></p>
……</p></p>
赵煦无法理解。</p></p>
这种感觉就像岳飞直捣黄龙成功,然后宋徽宗复辟成功回头又把岳飞砍了一样。</p></p>
理由还是莫须有的要谋立钦宗。</p></p>
手不由自由的抚上额头。</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