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刘弗陵: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3章 刘弗陵: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弗陵:幸福感是对比出来的!
天幕上。</p>
颇有年岁的皇帝看着眼前的三副画像,脸色复杂。</p></p>
许久过后,只留下一声叹息。</p></p>
……</p></p>
【朱见深登基时,那场给大明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的留下巨大阴霾的“夺门之变”还未散去。】</p></p>
【为了不让忠臣蒙冤而使天下人寒心,朱见深决定给当年拼命保护朱家基业的于谦平反。】</p></p>
【其实按照个人感情来说,于谦当年在朱祁钰废自己太子之位的决议上是投了弃权票的。】</p></p>
【但他毕竟一生都在为朱家的江山出生入死,居功甚伟。】</p></p>
【于是在给于谦平反的诏书上,朱见深提道:“卿以俊伟之器,经济之才,历事先朝,茂著劳绩……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p></p>
……</p></p>
{所以这事就落在了我头上,我知道于谦是忠臣!这冤名朕不认可!不答应!}</p></p>
{不擦不行啊,就古代那种古朴的价值观,你爹不是个好东西你能是个好东西吗?}</p></p>
……</p></p>
“也是苦了他了。”</p></p>
斜倚靠在软榻上的刘弗陵往嘴里塞了两颗葡萄。</p></p>
他都无法想象自己若是经历他那些事,会怎么对待先帝?</p></p>
不过话又说回来……</p></p>
“还是先帝有天子气魄啊。”</p></p>
虽然留下一堆烂摊子给我。</p></p>
但法理上梳理的明明白白。</p></p>
所有罪孽自己一肩担之,不留余殃及后人。</p></p>
“没对比,就没反衬啊。”</p></p>
刘弗陵非常感慨。</p></p>
他对先帝的那一丁点怨气也没了。</p></p>
相比朱家天子他可幸福多了!</p></p>
……</p></p>
【而对于自己的二叔朱祁钰,曾经的景泰皇帝。】</p></p>
【朱见深可谓心情复杂到极点了。】</p></p>
【二叔是废他太子之位的元凶。】</p></p>
【但不可否认,若不是二叔在位稳定国家,大明早就亡。】</p></p>
【成化十一年(1475),朱见深最终还是决定公正地还给二叔“皇帝”的身份,追谥其为“恭仁康定景皇帝”。】</p></p>
【五个字,深刻表明了朱见深的内心想法。】</p></p>
【至此,大明帝国终于对十八年前的夺门之变盖棺论定。】</p></p>
【天下为之惊叹。】</p></p>
……</p></p>
大明。</p></p>
“可不得惊叹吗!”</p></p>
“叔叔夺侄位的!”</p></p>
“侄子杀叔叔的!”</p></p>
“弟代兄职,兄夺弟位的!”</p></p>
“除了那胖仁宗!还有宗亲正常的吗!”</p></p>
老朱把桌子拍的砰砰响!</p></p>
他一个特别看重家庭的人怎么能忍得了这种事。</p></p>
马皇后给他倒了杯茶。</p></p>
将老朱的暴躁尽收眼底。</p></p>
“你以为根源在哪?小四吗?”</p></p>
朱元璋喝了口茶,不满的哼声道:</p></p>
“不在他难道还在咱吗!”</p></p>
马皇后静静的看着他。</p></p>
“那文正呢。”</p></p>
端着茶杯的手顿住。</p></p>
朱元璋看着茶汤,一时说不出来。</p></p>
……</p></p>
“恭仁康定景……”</p></p>
朱祁钰有些动怀。</p></p>
他真的没想到,继仁宗之后。</p></p>
老朱家居然又出了个仁义之人。</p></p>
“胸襟开阔,有明君之相。”</p></p>
……</p></p>
康熙将手中的书卷合上。</p></p>
“成化皇帝虽于后宫内人有失德之所。”</p></p>
“但终究是心胸宽大之人。”</p></p>
“尺璧之瑕,到不足玷污帝德。”</p></p>
胤礽也翻着同样的一本书,对父亲很是认同。</p></p>
“有墨敕之滥,但也不能掩其爱民之道。”</p></p>
“身处幽渊而无阴郁。”</p></p>
“天生一颗仁厚之心。”</p></p>
“既有先天,亦有后天。”</p></p>
“若无万贵妃遮蔽风雨患难与共,成化帝会长成什么模样也不好说。”</p></p>
“所以啊,万贵妃一死,他心中的那口气也没了。”</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