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雨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5章 杀敌,剑走偏锋的大明,郁雨竹,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凭此可以让家里日子好过一点。</p>
“我们现在要回城吗?”</p>
潘岳站在一棵树后看向远方,“再等一等。”</p>
经前一战,大家都很信任潘岳,他说等,大家就陪他等。</p>
潘岳定定的看着远方,还时不时的回头看一下靠在树上的潘钰,他心里比谁都着急,比谁都更想回城,可他不能,至少得确定卫所有兵出来,不然他们出去就是活靶子。</p>
等了有快半个时辰,潘岳看到远处尘土飞扬,他便眼睛一亮,看了眼尘土飞扬的方向和趋势,他立即回头,“我们立刻走。”</p>
潘岳把潘钰扶着坐到马上,把砍下来的人头和盔甲等都挂在马上,自己扛着刀翻身上马,一马当先走了。</p>
金长立和金仲武也共骑一匹马离开,余下四人把伤最重的一人扶到马上,抱上宗四郎的脑袋,其他三人就围在马左右小跑起来。</p>
八人带着马和人头小跑了许久回到大同城。</p>
城门口的士兵看到他们,先是远远的让他们站住,上前检查他们的身份和马上的人头后才把人放进城。</p>
城里有专门接他们的士兵。</p>
三个鞑子人头而已,大同城的守军见怪不怪,本没有往心里去。</p>
最近水稻快收完了,北边的鞑子总是时不时的南下抢掠。</p>
两边的小摩擦不断。</p>
朝廷不止一次的质问鞑靼,当然,鞑靼是不会承认这些人是军人,甚至是良民的。</p>
一问鞑靼,回答就是他们是马匪,鞑靼也深受其害,几次剿杀不尽。</p>
所以大同府每到这时候就会出兵“剿匪”,多少会有些战功,可几个徙流徒手杀取三个鞑子的人头战绩,目前没见过。</p>
做统计的士兵认真检查他们身上的伤。</p>
有个百户踱步走过来,“怎么回事?”</p>
“秦百户,这几个充军的徙流杀了三个鞑子。”</p>
秦百户走上前来,看了一眼三颗人头的刀口,目光扫过潘岳等人身上的伤,见潘钰嘴唇发白,需要靠着潘岳才能站着,其他人身上也带了不少伤,就道:“九个人杀三个人,有什么好怀疑的?给他们记上。”</p>
“是!”</p>
士兵问清楚他们的名字和来历,把功绩给他们记上。</p>
三个人头没收,马也上交,士兵看了一眼秦校尉,将盔甲和大刀扔给他们道:“回去等消息吧,等郊外的马匪被剿干净就开始统计功绩。”</p>
潘岳应下,背上盔甲,向秦校尉行了一礼才扛着大刀,扶潘钰回家。</p>
秦校尉啧的一声,“我最讨厌这种文绉绉的人了,不过倒有两分血性,这人是谁啊?犯官家属?他家谁犯事了?”</p>
大明的流放充军大多是杀人未遂的犯人和犯了大罪的官员。</p>
两者都不到砍头的界限,所以就被流放充军。</p>
前者是流自己,后者才有可能牵连家属,所以这一看文质彬彬,又是徙流的年轻人,一看就是犯官家属。</p>
士兵道:“他们爹叫潘洪,不知道犯了什么事,百户要是想知道,我去打听打听。”</p>
秦百户正要挥手说不用,一个路过的士兵就道:“潘洪?我知道啊,当初是我去安排他家的,那是个御史,罪名是收受贿赂,渎职陷害,不过听说他是被冤枉的,因为得罪了宫里的王先生,所以才被流放到这里的。”</p>
秦百户一听,啐了一口道:“什么王先生,太监就太监。”</p>
士兵憨厚一笑,心中腹诽,皇帝都尊称人家为先生,我们这些小兵,还能跟着皇帝对着干吗?</p>
也就大同天高皇帝远,王振收不到这边的消息,不然秦百户高低也是潘洪那样的下场。</p>
士兵走了,秦百户却对潘家上了心,他让人去打听潘家。</p>
潘岳扶着潘钰走了一段,金长立跑去租来一辆牛车,和潘岳一起把潘钰扶上车,“你要送回家?”</p>
潘岳:“不,先去医馆。”</p>
他道:“金二哥,拜托你回家找我父亲,让他带钱来医馆找我们。”</p>
金仲武看了大哥一眼后点头,背上自个家的战利品就大步往流放村去。</p>
潘岳则带潘钰去医馆。</p>
医馆的大夫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伤了内腑,把过脉后道:“问题说大不大,说小却也不小。”</p>
潘岳:“还请大夫如实告知。”</p>
“能保命,但需要长时间调理,药可贵了,现在治好,将来才能断根,要是只吃保命的药,将来恐怕会带病一辈子,伤及心肺,很可能会留下痨病。”</p>
潘岳脸色发白。</p>
大夫就安慰道:“他被踢中腰腹,只是这样的伤已经很难得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