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对方铠甲上似乎刻着一条龙
兰兰66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 对方铠甲上似乎刻着一条龙,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兰兰666,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彭永武爬上那座矮坡,刚露出头,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得立刻缩了回去。
缓了好一阵子,他才慢慢再次探出头去。
下方密密麻麻,仿佛蝗灾席卷而来的清军,映入彭永武眼帘。
“这真是真的吗?这么多清军?他们在这儿干啥?”
彭永武疑惑不已,面前不过是个小村,且似无太多值钱之物。
此村还有遭抢的痕迹,他难以理解为何清军会聚集于此。
“太子人在何处?”
四处寻觅,却不见太子踪影。
“统帅,咱们得赶紧撤,要是被发现,怕是想走都难了。”
身旁的副将催促着,语气充满急切。
“等等,我得搞清楚太子在哪。”
“太子早该跑了吧?哪能带着三千人对抗十万大军?这不合常理啊!”副将恨不得挖开彭永武的头颅,看看里头装的是不是面糊。
随便一个逃兵的话都信,太子怎可能在此?
“我还想再找找。”彭永武犹豫半晌,最终说道。
------------
“贝勒爷,没错,就在这个村里,那些明朝士兵肯定在这儿!”哈赤对多尔衮保证道。
“你说你一万兵力被三千明军打得落花流水?”
多尔衮惊疑不定地问。
“千真万确,明亡国铳手厉害得很,配合作战阵型,咱们根本近不了身。”
“你们一万人连三千人都对付不了?十多万清军对上三千弱敌,不但损兵折将,连主将哈古达都丢了性命?废物罢了。”
多尔衮冷笑着,目光锁定前方的小村落。
这村子虽小,但若塞满十万大军,定会拥挤不堪。
不过,他也很好奇,这些明兵究竟有何本事。
“走,带一万人进去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贝勒爷,还是别去了吧。”哈赤劝道。
多尔衮瞪了他一眼,神色冰冷。
哈赤的好意提醒,在多尔衮眼中,成了对他能力的轻视。
“出发!”
多尔衮亲自率领自己最为信赖的正白旗,朝村子挺进。
村内寂静无声,似乎空无一人。
然而,他们并未仔细搜查,仅是在村里转了转。
多尔衮吩咐道:“再往里探探。”众人便继续向前移动。这村子本就不大,这么多人稍作推进,很快便挤得水泄不通。
一名清兵想找个安静处方便,便绕开人群走向一处偏僻之地。然而,当他刚转到一座房子背后时,赫然发现十个端着火铳的天雄军正直勾勾地盯着他。
还不等这清兵出声示警,十杆火铳齐齐对准他的要害部位,动作精准得仿佛排练过无数次一般,每一击都直指不同的致命点。那清兵连喊叫的机会都没有,便已倒地不起。
另有三名清兵打算找个隐秘之处捕鱼消遣。在如此庞大的队伍中,这类行为屡见不鲜。他们认为,这里不太可能爆发战斗,所谓的搜索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即便对面的明军人数不多,仅有三千,怎么可能在此地与他们的十万大军交战?说不定对方早已逃之夭夭。
因此,这三个家伙毫无顾忌地隐匿起来,其中一人得意地展示新得到的烟草,“瞧瞧,这是我在上个村子缴获的,大家尝尝看。”
另外两人饶有兴趣地围拢过来,其中一人问道:“带火折子了吗?”“带了,我这儿就有。”然而,他们并未察觉身后屋内,有十双目光正紧紧锁住他们。
就在他们品尝烟草的时候,九支火铳同时发射,连续不断地攻击三人,第一发便夺去了性命,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反复射击多次。
类似的情景,在村中的每个角落相继上演。
最终,还是有几名清兵侥幸逃脱,惊恐地大喊:“明军来了!”直到此刻,他们才意识到,这座村庄确实潜伏着明军。
随即,一场真正的战斗拉开了序幕。天雄军从容走出隐蔽地点,既然身份已被揭露,继续隐藏也毫无意义。
火铳的轰鸣声骤然响起,冲上前来的清军如同送死一般,难以突破复杂的地形障碍。尽管清军人数众多,却无法一拥而上,真正能与天雄军正面交锋的,始终只是最前方的少数几人。
伴随着不断的枪响,这些冒进的清军接连倒下。
即便他们真的逼近到十人小队面前,天雄军也不是好惹的。
杀喊声在村子里四散开来,这一刻,多尔衮猛然惊觉,自己中计了!
然而,多尔衮并未慌乱,手下有一万人,外围还有九万人,他信心十足。
“倒要看这三千人有何能耐,哈古达到底是无用之辈,还是真无法对抗这些人?”心中如此想着,多尔衮并不急躁。
不远处有一座低矮的小屋,他助跑几步,猛地跃起攀上屋顶。
“贝勒爷,他们有火铳!”底下副将提醒道。
多尔衮摆摆手,示意无碍。
火铳算什么?这么多人围攻,谁会注意到屋顶上的自己?
正如多尔衮所料,明军在清军的压力下,眼中只有近在咫尺的敌军,哪会往别处张望。
可他万没料到,当抬头看向别处时,竟发现了另一个人。
那人披着明黄色铠甲,年纪看起来不大。
与多尔衮一样,他也站在一座不高不低的屋顶上,气宇轩昂地俯视四周。
此刻两人目光相接,彼此打量。
两人相距不远,不过隔着两间房的距离。
只要多尔衮一声令下,清军马上就能将那人团团围住。
但他没有这么做,只是出于好奇。
对方铠甲上似乎刻着一条龙。
试探性地喊道:“朱慈烺?”
多尔衮早已将大明的太子和皇帝铭记于心。
看到对方身着绘有龙纹的铠甲,他已猜出其身份。
天子绝不会现身于此。
且从年纪来看,对方也不像大明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