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2章 薛安都,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久缓,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说话间,雾气完全散去。

阳光照在荒滩上,映出无数细小的闪光点 —— 那是埋在土里的碎瓷与贝壳。

辛弃疾拾起一片带釉的陶片,釉色剥落处露出灰胎,上面隐约有 “永和九年” 的刻痕。

“看来东晋之时这里就曾是屯垦区,” 他将陶片抛向远处,“今日我们便在古人的田垄上,再开新渠。”

“将军!” 老兵忽然指向东南,只见一队流民正扛着锄头走来,领头的正是被选为屯长的薛安都。

中年人肩上搭着件打满补丁的夹袄,袄角露出半截北魏制式的皮护腕,腕上还缠着辛弃疾赠的剑穗。

“昨夜芍陂水脉通了,” 薛安都将一卷草绳递给辛弃疾,绳结上串着五枚鹅卵石,“将军,按您说的,支渠的闸门都已建好,而且在五条支渠都设了水标。这是大伙从石潭中捞到的‘定水石’,据说孙叔敖治陂时用过。”

辛弃疾接过草绳,指尖触到石头上的水锈,忽然笑道:“当年孙叔敖有老父献《水经》,今日我有大家献的定水石,天时地利人和均已齐备。”

他扬手将石头抛入身旁的沟壑,石子落水声惊起一群麻雀,扑棱棱飞向远处的茅屋。

此时日头渐高,荒滩上的蒺藜被晒得噼啪作响。

辛弃疾解下腰间酒囊喝了口酒,酒液顺着嘴角流下,不一会儿就在铠甲上结成一缕盐霜。

他望着薛安都带领流民开始除草,锄头起落间扬起阵阵尘土,忽然拔剑插入地面,划出一道丈许长的深沟。

“从这里开始,” 剑光在阳光下闪了闪,“挖三条主渠,每条宽三丈,深五尺。”

他抬脚踢开一块狗头大小的青石,石头滚落处露出半截断碑,碑身上 “义熙元年” 的刻字已模糊不清。

“记住,渠壁要修成斜坡,底部铺碎石,这样水流通畅,还能防坍塌。”

亲卫望着深沟里渗出的水渍,忽然跪地道:“将军,某想起家乡的井田之法,也是这样开沟挖渠的。”

辛弃疾伸手扶他起来,却见他掌心磨出的血泡,与昨日薛安都的伤口遥相呼应。

“无论是井田还是屯田,” 辛弃疾的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

“都是要让百姓有饭吃,让边军有粮屯。” 他指向远处芍陂方向,那里的晨雾已化作一片云海,“待芍陂的水引到这里,荒滩就成了稻米的粮仓,到那时 ——”

话音未落,薛安都忽然高喊:“水来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道银练般的水流正顺着新开垦的沟壑奔涌而来,撞在断碑上溅起水花,将 “义熙元年” 的刻字洗得发亮。

辛弃疾弯腰掬起一捧水,看见水中映出眼前欣欣向荣的景象,又忽然想起自己隐居的带湖庄园中的春色,便低声吟道:“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水流漫过荒滩时,薛安都忽然指着水中漂浮的陶片,那上面的 “永和九年” 刻痕在阳光下忽明忽暗。

中年人想起年轻时在黄河边见过的归帆,忽然跪倒在地,用手捧水饮下,泪水混着水渍滑落:“将军,这水甜过我家乡的汾河水!”

辛弃疾望着蔓延开的水泽,见无数细小的气泡从泥土中冒出,恰似无数破土的新芽。

他将佩剑插在断碑旁,剑穗上的铜铃在风中轻响,惊起一对掠过水面的白鹭。

而远处的流民们已挥起锄头,在湿润的土地上划出第一道犁痕,惊飞的麻雀群中,有几只正衔着芍陂的水草,飞往新垦的田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破产后,包养的校花总裁盯上我!

草莓没烦恼

全民转职:我锻造了千万神器!

相思醉红颜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超人不会飞

霍格沃茨:这泥巴种比我血还纯?

圆滚滚的团团

星际之恋:从离星到地球

秀水寒

空间治愈双异能,我在末日横着走

春雨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