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虹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李大钊牺牲:绝境中背负的重担,文化英雄联盟,万里虹云,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大钊就义后的第二天,直到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从报纸上得知丈夫牺牲的噩耗,痛苦得晕倒三次,自此身体急转直下。为了保护李大钊的儿子李葆华,沈尹默和北大教授兼孔德学校中学班主任周作人将他化名为杨震,隐藏在北京大学某教授的家中。赵纫兰不知道儿子的去向,整日以泪洗面,柔弱的子女们守候在她的床边,最小的儿子甚至还不会喊“爸爸”。

直到李大钊就义近两个月后,噩耗才传到龙华监狱,关在监狱的赵世炎才告知了王至诚。“李大钊留给后人的,除了一块银元之外,还有大量着作、文稿和译着,这些都是先驱者的遗产,是革命史上的丰碑。”赵世炎的声音中透着崇敬。

王至诚从书画包里好容易找到半张宣纸,铺在地板上,沉思片刻,书写下李大钊曾给连襟杨子惠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他感慨道:“齐白石的弟子,连一幅字画都没有留下。”

尽管赵世炎和李大钊都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但当赵世炎看到王至诚默临李大钊的这幅对联时,还是不由自主地停下,赞叹道:“至诚兄的书法不亚于李大钊啊!”

“远不及。”王至诚摇头,眼中流露出几分敬仰,“李大钊的这幅楹联,行书着笔,率性而书,恢宏壮观,彰显着一位文人的文化气息;但李大钊又是一个‘斗士’,他的书法也透着将军之气,洒脱奔放,粗狂豪迈,直来直往,没有太多拘束,可谓字如其人。”

“李大钊借用杨继盛的名联,一个‘辣’换成一个‘妙’,表达出他肩负‘青春中华’之大任的决心,还寄托了对青年觉醒的希望。”赵世炎的声音坚定,“李大钊是中国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用鲜血践行了这两句箴言。”

王至诚抛开政治话题,问:“见过他的手稿吗?”他希望得到李大钊留存的笔迹,同时也提醒赵世炎小心,因为牢房里的每个角落都可能藏着敌人的窃听。

赵世炎会意一笑,回应道:“据狱中传来的消息,李大钊曾多次写下3000字左右的绝笔《狱中自述》。虽然是三稿,但内容一致。为了保护党的同志,他在文中未提及共字号,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对中华民族前途的思考以及对妻子的思念与感激,必将激励爱国志士们‘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现在接任李大钊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的是黎天才。”赵世炎继续说道,“此人曾在中共北方区委和中共北京地委工作,任国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宣传部长。他为李大钊撰写过一篇关于北京市国民运动的报告,李大钊非常赏识。但此报告后来被北京当局编入李大钊案的‘苏联阴谋文证’中。”

王至诚心中一动,想起了另一个重名的人,一位从农民到将军的爱国将领黎天才。他颇为诧异:“这个黎天才,怎么会是六十多岁的人呢?”

“此北京书记黎天才非平威将军黎天才。”赵世炎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至诚出狱后把一些消息带给他。”

就在这时,牢房外响起一阵急促的皮鞋声,王至诚的心猛然跳动,他知道:这不是有人被提审,就是有人即将奔赴刑场!紧张的气氛如同乌云般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王至诚感到一种无形的恐惧,正如那被困在黑暗中的灵魂,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何处有我

罗谧

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

杨门坤少

霸牛狂牛神传承

九洲神宫的袁母

新阅微异谈

硕云舒

一剑星河灿

晏龙儿

重生八零:李太太还在立规矩

禾桅簌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