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纸韵人间,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御柒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贞观五年春日,李承乾带着胞弟李泰在东宫庭院放纸鸢。竹骨棉纸扎成的\"玄鸟\"风筝掠过廊檐,泰儿拍着小手惊呼:\"二哥看!鸢尾巴上的字在动!\"原来纸鸢尾翼用竹纸印刷了《诗经》名句,风一吹动便似诗句流转。乳母抱着刚满周岁的妹妹晋阳公主追过来,小丫头抓着鸢线不放,口水滴在纸鸢背上,竟晕开个小小的\"心\"形水渍。

书房里,太子少师于志宁正对着纸鸢皱眉:\"殿下,《礼记》云'士不戏器',此等玩物恐伤威仪。\"李承乾却递过一卷竹纸版《风筝考》:\"于师请看,后汉李尤《风筝赋》早有记载,且此鸢用的是将作监的边角料纸,也算物尽其用。\"泰儿趁机指着鸢身的\"贞观纸\"戳记:\"于师你看,这和我课本上的印子一样!\"

早朝归来的李世民恰好撞见这幕。他接过纸鸢细看,发现鸢身暗纹竟是用磁石粉末印的八卦图,阳光透过时在青砖上投下流动的光影。\"倒是个劝学的好法子。\"皇帝笑着摸摸晋阳公主的头,小丫头突然抓起父皇的玉带銙,在纸鸢背面敲出一串声响——那是李承乾特意设计的\"纸鸢八音\",不同部位敲击能发出宫商角徵羽。

中书省的政事堂里,岑文本正用竹纸奏折奏对。突然一阵风过,奏折散落满地,其中一张飘到魏征面前。老臣拾起细看,发现纸背用淡墨画着个打瞌睡的小官,旁边注:\"此臣昨日早朝所见,纸贱故敢写照。\"魏征素来严肃,此刻却忍不住捋须而笑,将纸折成纸船放在茶盏里。

退朝后的偏殿茶歇,李承乾给房玄龄递过竹纸茶帖:\"梁国公尝尝此茶,用竹纸包贮,香气不散。\"房玄龄打开纸包,见茶叶根根分明,纸内侧还印着采茶图。旁边的尉迟敬德却大咧咧地用竹纸擦嘴:\"太子这纸比帛巾好用,就是太薄——某能一拳捅破!\"说罢真的握拳作势,吓得旁边的许敬宗忙按住他胳膊。

最妙的是\"纸谏\"制度。李承乾让谏官们用竹纸写短谏,每张纸限三十字,贴在偏殿的\"谏纸屏\"上。一日李世民看见屏上有张谏纸:\"陛下昨日宴饮,酒过三巡。\"字迹稚嫩,竟是泰儿所写。皇帝笑着摘下谏纸,转身对李承乾说:\"看来这竹纸,连稚子都敢用了。\"

端午家宴设在九成宫的临湖殿。长孙皇后指着食盒里的粽子笑:\"二郎看,这是用靛蓝纸包的'益智粽',纸面上还印着屈原像。\"李承乾接过纸包,发现靛蓝纸经水浸后颜色更深,屈原像的衣袂处竟用了防伪的\"流水纹\"。晋阳公主抱着纸包不放,把屈原像的胡须当成了面条。

席间,李承乾给父母展示新制的\"纸火锅\"。竹纸涂以桃胶防水,下面用茶蜡加热,羊肉片在纸锅中翻滚却不烧穿。李世民夹起一片肉:\"此纸若能推广,百姓冬日便可少用铜锅。\"长孙皇后却注意到纸锅边缘的缠枝纹:\"这纹样是从棉纺社的织女那里学的吧?倒比官窑瓷器更显烟火气。\"

饭后的\"纸灯雅集\"更有趣。李承乾让宫人用竹纸扎成莲花灯,每个灯底都有个小机关——点燃灯芯后,热气会带动纸灯内的\"走马纸\",上面印着《论语》故事徐徐转动。泰儿追着灯跑,不小心撞翻了一盏,灯油洒在竹纸上却未透背,反而晕出个\"仁\"字形状。

征讨高昌的誓师大会上,李靖指着士兵的纸甲大笑:\"太子这纸甲,比铁甲轻十倍,就是不知能否挡箭?\"李承乾让亲卫当场演示:弓箭手在二十步外射箭,纸甲虽被射穿,却将箭头裹住难以拔出。旁边的侯君集摸着纸甲里层:\"里面垫的是棉纸絮,倒像我家娘子做的棉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着调

全家被灭门,八年后王者归来

游龙归海

铠甲勇士俢罗侠

仙灵洞的太上老君

八零:牛马老太重生,这次我当搅家精

爆米花不完

天空破碎

撒哈拉的狂漠黑夜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白狐不是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