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章 长夏侍疾,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御柒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贞观元年七月初六,长安城热浪滚滚。太极宫的重檐庑殿顶在烈日下泛着刺眼的白光,连殿前铜狮都仿佛被晒得萎靡不振。十岁的李承乾站在立政殿外的梧桐树下,汗水已经浸透了月白色的圆领袍。

\"殿下,皇后娘娘醒了。\"大宫女拂云轻手轻脚地掀开鲛绡帐,\"娘娘说若是殿下来了,直接进去便是。\"

殿内比外头凉爽许多,四角都放着雕花铜冰鉴。长孙皇后半靠在填漆螺钿榻上,脸色比往日苍白,见到儿子进来,强撑着露出笑容:\"乾儿怎么这个时辰来了?仔细中了暑气。\"

李承乾规规矩矩地行过礼,凑到榻前跪坐下来。他敏锐地注意到母后枕边放着块素白帕子,边缘隐约透着淡红色。

\"儿臣听说终南山有位孙思邈道长...\"他一边给母后打扇,一边小心翼翼地开口。

\"咳咳...\"长孙皇后突然掩唇轻咳起来,指缝间漏出几声气促的喘息,\"谁跟你说这些的?\"

李承乾连忙递上温水:\"前日听王太医提起...\"

\"乾儿。\"长孙皇后突然正色,因病而略显暗淡的眼睛直视儿子,\"你近日总往太医署跑,今日又提起孙道长,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傍晚时分,李世民特意提前结束朝议,来立政殿陪妻儿用膳。为给长孙皇后解闷,李承乾提议在庭院里摆家宴。

\"这个主意好。\"李世民亲自扶着妻子来到水榭,\"朕记得洛阳行宫新贡了白莲藕,正好让尚食局做了蜜渍藕片。\"

李泰和长乐公主在莲池边追逐嬉戏,晋阳公主蹲在白玉栏杆旁喂锦鲤。李承乾指挥宫人将冰鉴摆在四周,又命人将他设计的\"自雨亭\"——用铜管引太液池水至亭顶,形成细密水帘,既清凉又不湿衣,展示给众人。

\"乾儿这法子倒是别致。\"长孙皇后接过儿子递来的冰镇乌梅饮,忽然压低声音,\"但不许你打去终南山的主意。\"

李承乾心头一跳,正欲辩解,忽见晋阳公主摇摇晃晃跑来,小手里攥着朵粉荷:\"母后...花花...\"

长孙皇后刚要接过,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帕子上赫然一抹殷红。

\"观音婢!\"李世民箭步上前。

\"无碍的...\"长孙皇后强撑着笑容,却见李承乾小脸煞白,黑曜石般的眼睛里蓄满泪水。

当夜,李承乾辗转难眠。他披衣起身,从暗格里取出个小本子,就着月光写下\"孙思邈\"三个字,又在旁边画了个圈。

次日清晨,东宫崇文馆内,李承乾的小智囊团济济一堂。除了武将之家的程处弼、秦怀道和李业诩外,文臣子弟长孙冲、房遗直和杜构也都到齐。

\"孙思邈?\"房遗直推了推鼻梁上的水晶叆叇1,\"《千金方》的作者?《隋书》记载他'隐于太白,往来终南',行踪飘忽。\"

长孙冲翻着从父亲书房\"借\"来的《名医录》:\"去岁有奏报说他在蜀中青城山采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杜构摇头晃脑地吟道。

程处弼突然拍案:\"我爹有个亲兵是蜀人!\"

李业诩轻咳一声:\"其实不必舍近求远。太医署的王太医,早年曾随孙道长学艺。\"

众人眼睛一亮。李承乾小手一挥:\"那就双管齐下!业诩随我去见王太医,冲表哥通过舅舅的关系查访蜀中消息。\"

太医署药香缭绕。王太医听完太子的来意,花白胡子抖了抖:\"殿下,皇后娘娘的气疾乃宿疾,需徐徐图之...\"

\"可有缓解之法?\"李承乾急切地问。

王太医沉吟片刻:\"孙师叔的'太乙养肺方'倒是对症,只是...\"他压低声音,\"需要终南山绝壁上的'凤尾蕨'为引,极难采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着调

全家被灭门,八年后王者归来

游龙归海

铠甲勇士俢罗侠

仙灵洞的太上老君

八零:牛马老太重生,这次我当搅家精

爆米花不完

天空破碎

撒哈拉的狂漠黑夜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白狐不是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