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柒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继往开来,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御柒柒,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贞观二十二年的初雪,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李承乾站在东宫梅园的亭子里,看着雪花飘落在刚刚绽放的腊梅上。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他不用回头就知道是谁。

\"四弟,这么冷的天还过来?\"李承乾转身,果然看见李泰披着狐裘走来,手里还捧着个食盒。

\"大哥不也在这赏雪?\"李泰笑着打开食盒,\"尝尝,这是九妹新学的胡饼做法,加了安息茴香。\"

兄弟二人坐在亭中,就着热茶品尝点心。李泰忽然压低声音:\"大哥,父皇昨夜咳了半宿,今早御医会诊,说是...\"

李承乾手中的茶盏一顿。虽然李世民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听到这样的消息,心头仍是一紧。

\"兕子知道吗?\"

\"还不知道。\"李泰摇头,\"小丫头最近迷上了天竺算术,整日泡在观文殿。\"

李承乾望向太极宫的方向,雪花在宫殿金顶上积了薄薄一层。他知道,属于他的时代终将到来,而现在,他需要为那个时刻做更充分的准备。

三日后,李世民召李承乾入两仪殿。殿内地龙烧得极暖,却掩不住浓重的药香。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靠在榻上,面色苍白,但眼神依然锐利。

\"承乾,来。\"李世民拍了拍榻边,\"陪朕说说话。\"

李承乾恭敬地跪坐在侧,发现父亲手中拿着一本《贞观政要》——这是魏征等人编撰的治国方略集。

\"朕近日重读此书,颇有感触。\"李世民的声音有些沙哑,\"为君者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些年,你推行的种种改革,朕并非全都理解,但朕看到了成效。\"

\"父皇...\"

\"听朕说完。\"李世民抬手制止,\"民生改善,四夷宾服,国库充盈...这些都是你的功劳。朕今日叫你来,是要告诉你,朕打算让你监国理政。\"

李承乾心头一震:\"父皇春秋正盛,何出此言?\"

李世民笑了笑:\"朕的身体朕清楚。你准备得如何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儿臣梳理了未来五年的施政方略,请父皇过目。\"

奏折上详细列出了计划:继续扩大蒙学规模;完善科举制度;推进各州医官学建设;打造远洋舰队;修筑贯通南北的驰道...

李世民越看越是欣慰:\"好!比朕当年想得周全。\"突然话锋一转,\"你可知为政最难的是什么?\"

李承乾沉思片刻:\"平衡革新与守成?\"

\"不错。\"李世民点头,\"变革太急,易生乱象;固步自封,则国运衰微。这个度,你要把握好。\"

离开两仪殿时,雪已停了。李承乾踏着积雪慢慢走回东宫,每一步都沉重而坚定。父亲的话在他心中回荡,让他想起这些年推行改革的种种不易——农具改良遭遇的抵制,女子入学引起的非议,甚至海军建设时朝中的质疑...

\"殿下。\"马周在书房等候多时,\"这是工部新设计的纺纱机图纸。\"

李承乾接过仔细查看:\"效率比旧式提高了三倍?好!先在少府监试用,成熟后再推广。\"他放下图纸,\"马卿,你说变革最难的是什么?\"

马周不假思索:\"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是啊...\"李承乾望向窗外,\"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者。\"他展开一张名单,\"这些年轻官员,都是通过新式科举上来的寒门子弟,思想开明。我打算逐步重用他们。\"

马周会意:\"殿下是要培养新的利益群体,来抗衡守旧势力?\"

\"不全是。\"李承乾摇头,\"我是要给天下人看到,跟着变革走,真的能改变命运。\"

腊月里,长安城张灯结彩准备新年。在这喜庆的氛围中,李承乾加紧了各项改革的推进。他每日往返于东宫与三省六部之间,亲自督导各项事务。同时,秘密召见心腹大臣,部署来年的关键举措。

这日,李承乾正在查阅户部账册,杜荷匆匆来报:\"殿下,孙真人求见!\"

孙思邈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通过研究大食医书,太医署发现了预防天花的办法——将患者痘痂研磨成粉,吹入健康人鼻腔,可使人获得免疫。

\"试验过了?\"李承乾眼前一亮。

\"三十名死囚自愿尝试,二十八人成功。\"孙思邈的白须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若推广全国,可救数十万性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着调

全家被灭门,八年后王者归来

游龙归海

铠甲勇士俢罗侠

仙灵洞的太上老君

八零:牛马老太重生,这次我当搅家精

爆米花不完

天空破碎

撒哈拉的狂漠黑夜

你一个德鲁伊跑去修仙?

白狐不是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