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小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章 元日朝会,隋烽,漠北小小生,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青龙寺礼佛归来,萧邢严令老章和小桃红两人不得随意开院门,尤其是汉王叫门千万不能开。
贺若弼得知汉王胆敢调戏自己的爱女,亲自带着几十号亲兵蹲在汉王府外等了两天,还是汉王妃亲自出府致歉才平息,不过这老匹夫扬言,以后见汉王一次便揍他一次。
蹊跷的是,素来睚眦必报的汉王竟数日未上门寻仇,着实让萧邢大感意外。
休沐期间司隶台除了崔飞光、李岫两名驻外的别驾回京师之外倒也无事,萧邢难得有几日空闲,趁着这功夫向杜正玄好好学习经史子集。
元日乃一年首日亦称元旦,头等大事便是元日大朝会。
文武百官、宗室贵族、州府代表及外国使节齐聚太极宫朝贺。
隋文帝换下往日旧龙袍,携独孤皇后共同上朝。
先是群臣行“蹈舞礼”,献贺表,高呼“万岁”,然后突厥、高句丽、西域诸国、倭国、新罗等使臣依次进贡,彰显天朝威望。
东突厥这次来的人不少,此时三派全需仰仗隋国鼻息,伯脱、启民、巴达三部头人全数到场,朝贡多少无所谓,态度却是极为重要,毕竟屈突通的三千精锐还悬在他们头顶。
高句丽这次态度倒是极其恭敬,朝贡的名单通事舍人足足念了一炷香才止住,去岁东征虽未竟全功,倒也教高阳王知晓中原雄狮非他所能轻侮
最让萧邢感兴趣的倒是倭国的使臣,毕竟作为一个后来人,对这个国家带着天然的敌意。
倭国执节使(使团最高长官)叫藤原山一,据说此次朝贡的使团就属他带的人最多,僧侣、婢女、工匠足足来了四十多人。
藤原山一四十来岁,身材矮小壮实,面相憨厚,只是脚上木屐在这严冬里多少显得不合时宜。
他发型与中原人无异,并没有萧邢以为的“月代”(头顶剃光,两侧留发)头型。
当通事舍人念到藤原山一的名字时,他急步出列来了个五体投地的跪拜礼,态度虔诚道恭贺道:“东海小臣,恭祝大隋天子圣寿无疆!”
此番光景看得其他使臣嘴角抽搐不止——这厮谄媚之相也过于夸张了,倒显得其他使臣的态度不够恭敬。
隋文帝对藤原山一的态度极为满意,笑着勉励了几句,答应了诸如学习佛法、文化等方面的请求。
朝会结束,隋文帝带着文武百官和一众使臣赴南郊祭昊天上帝,祈求风调雨顺,太庙告祭、祭社稷,祭拜祖先,汇报一年政绩,祈求五谷丰登。
萧邢是第一次参加元日活动,不知流程如此繁琐复杂。
有经验的文官们都在袖中藏有胡饼、肉干之类的零嘴,趁着无人之时偷偷往嘴中塞上两块。
武将则更为夸张,从怀中掏出鸡腿、猪蹄之类的人数不胜数。
直到酉时三刻,隋文帝才领着浩浩荡荡队伍回到皇宫,接着便是在中华殿宫廷宴会、赏赐恩赦、 颁历授时。
萧邢忙活了一天全指着宫廷赐宴混顿饱饭,直到进了中华殿才大失所望。
隋时是分餐制,每人一个小几案,上面菜肴模样奢华,牛羊肉、“五辛盘”、屠苏酒应有尽有,只是酒菜早已凉透,味同嚼蜡。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今年隋文帝大方了一回,赏赐帛、金银等特较往年丰盛些,萧邢虽被撸成了五品,但赏赐还是按从四品发。
得帛五匹,粟米十石,金银器具若干,不过这东西并不是直接发到手里,需等到过了正月十五去少府监领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